绿色金融阳江创新绿色金融支持三模式

广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能源结构仍以煤、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成为能源结构优化转型的迫切要求,阳江作为全省唯一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近年来以绿色金融改革为契机,通过绿色金融发展驱动绿色能源转型,在“信用贷款或信用贷款+收费权质押”传统型信贷支持模式、“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创新型金融支持模式以及“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城投公司”融合型金融服务模式等方面在全省率先进行探索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金融支持海上风电能源发展的特色化道路,截至年末,阳江市银行机构对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产业贷款投放66.14亿元,较快地推动阳江乃至广东向绿色能源转型。

一是“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收费权质押”传统型信贷支持模式。阳江涉及海上风电建设的项目正处于建设发展期,各金融机构积极加强与海上风电项目对接。一方面,积极通过“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和“银团贷款”等信用贷款的方式支持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投产,该模式下银行授信直接依靠企业的信用进行授信,破解企业在建初期缺乏抵押物的融资困境,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截至年末中国银行阳江分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向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6.55亿元贷款。另一方面,银行机构还推出了“信用+收费权质押”的信贷支持模式,该模式下银行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运营后再追加电费收费权质押条件作为信贷风险缓释条款,缓解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风险高,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难题。例如,截至年末邮储银行阳江分行采用“信用+质押”的授信方式向中广核阳江市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累计发放贷款7.52亿元,股东提供流动性支持函,项目正式运营后追加电费收费权质押,不仅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机构在提供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二是“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创新型金融支持模式。阳江银行机构结合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实际,还创新推出了“银团贷款+融资租赁”新模式精准对接海上风电场项目,该种模式是由银行机构、融资租赁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公司三方合作,即是海上风电项目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海上风电装备供应商三方签订设备租赁合同,再由银行机构向融资租赁公司办理设备租金质押融资和银赁通保理业务,这种信贷供给精准对接了海上风电场建设初期的大额资金需求,也减轻了项目公司的财务负担,加快风电场项目建设进程。例如,农业银行阳江分行推出的“银团贷款+设备直租+银赁通无追保理”的融资模式,为支持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购买海上风电风机和配套塔筒设备,该行与农行系统银团贷款向三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办理银赁通保理业务,保理合同金额为22.39亿元,于年6月21日实现首笔保理业务投放2.32亿元,截至年末累计投放11.19亿元,融资成本较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下浮9%,该项目融资模式既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又拓宽融资渠道,有效促进了产融结合,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供应商和银行间的融资撮合效率。

三是“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城投公司”融合型金融服务模式。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阳江银行机构还探索推出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城投公司”融合型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是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城投公司资本组成专项基金,再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向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从而有效扩大资金的来源,发挥资金杠杆作用。例如,中信建投资本与阳江市恒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建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并且引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广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加入,基金总投资为亿元,基金首期规模为19.87亿元,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以股权直接投资方式为广东风电产业基地风电配套设备建设、海上风电产业上下游装备制造业以及阳江海上风电核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不仅有效实现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财政资本的融合发力,也丰富了银行机构与城投公司的合作模式。

-------------------------------------

广东金融学会阳江金融学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tc/9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