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刚迈过50%大关,那时,社交平台上还不时会热议诸如“逃离农村”和“寻找乡愁”的话题。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过去了,城镇化率已悄然超过60%,世博园的中国馆变成了中华艺术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好像仍回荡在耳边。中国的城镇化会越走越快吗?从产值到人口,体量倒转之后,乡土中国会有全新的书写方式吗?
《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
如今,“扶贫攻坚”已经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了“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城市是超前的头脑,乡村是沉重的肉身,那么中国的发展无疑需要解决悬殊的体脑差距。可身在城市的我们,真的了解农村吗?
从人口流出到科技下乡,从历史沉疴到制度框架,从工农互补到城乡协调,从附庸到独立……当代中国农村与城市同样跨过了几十年风雨,在宏大的社会变革与发展之下,乡村的活力从未消散。
本周五,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校副校长曹东勃将与资深媒体人、图书策划人张彦武,携新书《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与读者一起在城望乡、在城言乡,聊聊三农研究的现状与细节,探讨城乡关系的历史注脚,分享扶贫工作的亲身感悟。
嘉宾简介
曹东勃
年生于辽宁阜新,先后获上海财经大学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曾挂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副县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出版《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职业农民的兴起——对长三角地区“农民农”现象的研究》《现代性:西方经济理论传统的查审》等著作八部,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张彦武
笔名“燕舞”,资深媒体人,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著有深度访谈与长篇述评合集《见解》,另有海外学人访谈录将在近期出版。年迄今,业余策划有《沈从文的后半生:—》和《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论语讲析》以及《天坛六十记》《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等书。
扫码报名
注:活动地址为浦东区浦城路号融书房3楼,请勿直接定位浦东图书馆。
相关书籍
《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曹东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从进城打工到下乡务农,选择成为“职业农民”能维持体面收入吗?为什么先离开农村的一般是男性,回乡后更怀念工厂生活的却是女性?大城市是否需要配套农业,养猪事大又为何屡遭驱逐?农村“土地黄牛”何去何从,农业规模经营又该由谁主导?分税制改革加强中央财权,却为何更有力地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往都市打拼,农村将如何化解“继承人危机”?本书从“现状”“历史”“土地”“治理”与“出路”着眼,解开城乡协调发展的密码。见证城市化飞驰的同时,认识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
活动信息
主题:已经“在城”,为何“望乡”?——从农村能看到怎样的中国
时间:年3月19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区浦城路号3楼上海浦东图书馆·融书房
主办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
特别合作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SMG、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承办单位: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浦东图书馆、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