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鼍城依水而兴,漠阳江的川流河水承载着阳江人最初的城市记忆河堤路,这条依水而建的老街就像是一位古南恩州的直系子嗣,有着亲切面庞和纯朴气质。
河堤一带沿漠阳江而建,主要包括河堤路、南恩路、龙津路、太傅路等,这一带曾经是阳江最繁华的城区,是人们逛街、喝茶人潮最旺的地方。马路两旁都建成商店,商户建的房屋都是砖木结构,高两三层带骑楼,富有南方城市特色的楼房。这些楼房,作商店的一般是楼下营业,二三层作仓库或住宅,亦有在店后留小天井另盖平房作住宅的。
随着时间的迁移,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曾经繁华之地已不如往昔,马路两旁的商铺已显得很破旧,仍在营业在商铺已寥寥无几,店主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曾经繁华一时的酒店已不复存在,只能留在人们记忆中,作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时代在数字化。尽管,我们有了GOOGLE地图可以精准指向全球任一个街道,但比例尺下被压缩的实景干瘪扁平,城市印象的立体维度仍需要在人脑海中解压还原河堤路,味道是唯一的经纬度。老河堤人的指路标不局限于河堤路几号的平一数字,而是某记鸡饭、某记糖水、某记海鲜这样夹带着海量味觉信息的丰富坐标。
是的,老街老店。店几十年都在,人生有几个十年?在河堤路走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店与街早已融为一体。
但老街老店并不老,它们有新鲜如初的味道...
在标准化服务这个近代商界概念未被发明之前,河堤路的食档自古以来已在坚持做始终如一的味道。采访中,同行的小梦,一个在读小学时就已熟悉河堤路的小姑娘,在尝过一筷白切鸡后惊叹:“这是我小时候的味道”长大后多年未来过河堤路,回忆让小梦的味蕾幸福地“泪”流不止。
这不仅仅是味觉上的回归,也是阳江人对城市最初记忆的溯源。
那些客居北上广的阳江人,想起家乡,
也必定是一场有着浓烈河堤味道的乡愁。
入夜,河堤路开始被各式气味所浓郁凌晨四点,河堤路渐入沉寂,一小时后,早餐档的老细们又将搡着惺松的睡眼,为城市准备一份道地的早餐食物,是这条街的宗教它的世代教徒都有着舌尖上的信仰,神迹一次次在信众的胃中施展:一丝温暖与一分怀念。
作品来自阳江网民:花开半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