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90.html
西铁、丼树、可楼、六和CBD、音乐之城CCD……经过改造,建于上世纪的一座座老旧厂房迸发出了新生机,一个个集贸易、文娱、培训、休闲为一体的文创园走到了“舞台中央”。生活的气息在文化的土壤里发芽,集结的文创园点亮了“不夜城”,推动着“美好乐成”不断实现新跨越。
居民们有了新去处
文创园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他们的文化体验,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了满溢的幸福感。
夏日夜晚的街头,若有似无的烧烤味四处乱窜,带着市民绕进西铁新天地寻香。如果吃上几串烤串还觉得不过瘾,转转小火锅、波比披萨、星巴克咖啡等美味使出“杀手锏”,浓郁的香味令人不可抵挡。“沦陷”的小伙伴乐在其中,吃饱喝足抹一抹油嘴,开启了西铁逛街模式。在服饰店、儿童游乐园里转一转,走累了,带上爆米花和可乐,在电影院观看一部符合心境的电影。一站式游玩的这一晚,也算不辜负了美丽的夏夜。
丼树和西铁有完全不同的气质。夜幕降临,附近居民和慕名而来的人们总喜欢来丼树市集逛一逛。拍照、运动、吃美食,有种分不清这里是园区、社区还是街区的错觉。
音乐之城CCD正如其名,乐音清扬。在这座七层高的大楼里,舞蹈、音乐、书画、乐器等培训机构的学员蜂拥而入,双休日人多的时候,有时等两趟电梯都有可能上不了楼。六和CBD里,除了来上各种培训班的孩子,吃饭、看书的人也是非常多。
想要避开拥挤的人群和好友叙旧,可楼必定会是个好选择。醇厚的咖啡配上淡淡的心情,正如这里慢悠悠的时光,把人生看得格外通透。
老厂房有了新生命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曾经代表城市工业文明、象征城市经济发展的工厂及工厂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些旧工厂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历史痕迹并未随之消失,相反,随着全新的创意产业、新兴产业等新鲜血液的注入,旧厂房的生命也通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再一次推动着乐成街道的变迁。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企机械厂里,忙于生产的工人川流不息,车间、宿舍、食堂人声鼎沸。时过境迁,老厂房的功能走到了时代的尽头。这一段历史留在了乐清人的记忆中。经过数年沉寂,年,这里成了繁花如织的商业综合体,再现了当年车水马龙的繁荣。
历经改造的机械厂,成了一座新兴的集创意餐饮、儿童体验及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园区——西铁新天地文化创意园。它保留了原有工厂的建筑特色,结合当代文化产业、商业生活,打造了一个充满记忆又独具风格的文化商业街区,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人气地标。
走进中和巷,推开可楼的大门,百年来的故事穿过历史的洪流,在石砌的道坦和白墙黑瓦中和我们对话。随着社会力量的参与保护,文化名人的纷纷入驻,这幢中西合璧的百年古宅演绎着建筑资源的重构与利用,成为历史和文化的栖息与归宿。这里曾是乐清民国初年三大乡绅“徐、洪、李”宅院之一的徐宅,后来曾作为粮食局宿舍被保存下来,再后来又遭闲置成了一座荒园。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保留和延续老建筑,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为可楼衍生出了更多的意义和可能。
丼树文创园旧址是赵匡胤第七代孙赵伯药的南平别墅。近年来,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这里已成为温州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六和CBD和音乐之城CCD是没有围墙,完全对外开放的园区。它们依托昔日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建成了以教育培训为主的现代化文创园。
文创园有了新发展
千年传承延绵不断,乐成街道是乐清“千年古县”的县治所在地。扎根于文化沃土的文创园不断发展,反哺着乐成街道的文化力量向上生长。
直抵人心的文学讲座、冲击视觉的名人画展、馨香环绕的插花课程、亲近自然的扎染体验……收纳了文学、艺术、工艺与创新的可楼,用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活动,打磨了时光,滋养了建筑。
经过多年的良好运营,西铁新天地已形成文教培训、休闲娱乐、大型影院等丰富业态融合、市民文化休闲为一体的人气地标。
丼树文创园吸纳引进了十几个艺术工作室。周六的丼树创意夜市,文创作品繁多,艺术气息浓厚,成为乐清市时尚文艺的打卡之地。
六和CBD文创园从去年开园至今,不断丰富自身业态,发展成以教育服务中心为主,集文创、教育、金融、餐饮、艺术体育、网络传媒为一体的乐清中央商务区。园区内除教育服务区,还吸纳了创意设计区、网络媒体区和休闲生活区。婚纱设计形成的美学新概念,休闲书吧形成的读书新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别出心裁的创意表达在这里碰撞彰显,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
在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学习艺术,这是音乐之城CCD的初衷。如今,大楼内的话剧表演、乐器培训、声乐、芭蕾等艺术项目遍地开花,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城。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郑茜图片由各文创园机构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