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之谜刘秀为什么在鄗城登基,民间又为何

程少为好大夫在线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

刘秀以“调虎离山计”杀了更始尚书令谢躬,收编其所有兵马。接着,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及上谷太守韦顺、蔡允等人亦被吴汉、耿弇等人收斩。

自此,刘秀和远在长安的更始帝刘玄算是彻底决裂!

然,当时盘踞在河北州郡尚有铜马、高湖、尤来等诸多农民军,刘秀欲要占据河北,扩充地盘,势必要吞并这些势力,以奠定逐鹿中原的资本,但这也并非易事。

其中,起于陇亩的铜马军算河北农民军中最为强大一支,拥众约数十万人,是刘秀兵马的数倍。

但刘秀认为铜马军虽然兵多,却都是靠着劫掠为生的流民,乌合之众不足为惧,遂派出大将邓禹、姚期、盖延三将统兵前去征剿。

结果,败报很快传来,三路刘军竟被打的是落花流水。究其原因,铜马军虽然军事素养不高,内部也没有统一领导,可士兵彪悍,打起仗来是人人拼命,无一后退。

吃了这场败仗,刘秀痛定思痛,决定不再与铜马军正面对抗,而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与之持久对峙,另外派出小股兵马绕到铜马军后方,不时截断他们的粮道。时间一长,铜马军终因粮草不济,军心涣散,随即全军开始后撤。

刘秀得报,迅速派大军尾随追击,在蒲阳一战是大败铜马军,斩获无数。

然,刘秀深知自己最大的敌手并非铜马军,而是即将要面对的长安更始帝!于是,他以萧王的名义派人前去招安,并答应加封铜马头领东山荒秃、上淮况等人皆为列侯。

铜马军首领接见了刘秀使臣,看罢书信后是心怀疑惧,不敢相信萧王的诚意。使臣回报后,刘秀考虑再三,遂轻车简从直入铜马、高湖军的大营,亲自去劝降,许诺不但封农民军主将为侯,还对其部下所有农民军奖赏财物,给予粮草军械。

铜马、高湖等首领见刘秀竟如此勇敢大度,无不心悦诚服,当下表示诚心归顺萧王,并流着泪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我等誓将以死效命!”

刘秀就此收编了数十万铜马军,将他们分别安插到自己诸将麾下,由此实力大增。接着,刘秀便派邓禹率军西入关中,进逼长安;又派冯异、寇恂率军去攻打洛阳。

刘秀留在河北继续扫荡余下的农民武装,因兵强马壮,兵马是接连取得大胜。

孰料,久胜之后,人往往因骄傲而疏于防范。刘秀在一次轻军躁进时,不慎遭遇尤来、大枪、五幡三部农民军的联合伏击,结果将刘秀军杀得大败溃逃,刘秀在追兵逼迫下是丢盔弃甲,连战马都被射杀了,多亏副将王丰献上自己的坐骑,这才救了刘秀一命,刘秀只好率残部逃往范阳休整。

但刘秀大营寻不见主帅,多以为他战死沙场,顿时人心惶惶,不少人都要散去。这时,大将吴汉站出来劝道:“大家不必惊慌,眼下萧王只是失踪,就算发生不测,尚有萧王兄长的儿子在南阳,我们还怕没有主公吗?”人心这才稍定。

不久,刘秀在侍卫的保护下返回大营,准备下一轮进军。消息传到尤来农民军处,慑于刘秀军威,便都悄然撤走了,刘秀随即下令,全力追击。

正这时,在洛阳与更始军交战的冯异、寇恂二将传来捷报,兵马大获全胜,洛阳旦夕可下。刘秀身边文武闻讯大喜,因急于加官进爵,以大将马武为首纷纷劝谏刘秀就此称帝,但刘秀没有恩准,只派吴汉、耿弇等十三员大将继续追击尤来诸部,很快,疲于奔命的尤来军在辽东边境被歼灭,刘秀于是率大军南移中山国休整。

到了中山,诸将又向刘秀劝进称帝,可刘秀依然顾虑重重,就是不肯答应。

这下便惹急了将军耿纯,他暗夜叩见刘秀,劝他说:“天下能人贤士抛妻弃子,放下产业,追随主公苦战沙场,不正为了攀龙附凤、建功立业吗?而主公若不肯登基称帝,那么这些人何苦在此流血受累呢?时间长了,臣担心他们失望之余,纷纷都要返回家乡,到那时,主公再想纠集这些人为您效命,可就难了。”

刘秀听了,不觉起身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他让耿纯先回去,自己再考虑考虑。

数天后,刘秀率军来到巨鹿城北的鄗城,这时有个从关中赶来的儒生疆华,他向刘秀献上一篇《赤伏符》,其中有言:“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几句话原是谶语,但在疆华一番讲解下,算是天意送达,刘秀理应顺天称帝。

公元25年8月5日,在文臣武将再三劝谏下,刘秀心安理得于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大赦天下。为表中兴汉室之心,依旧沿用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刘秀即汉世祖光武皇帝,简称汉光武帝。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时人纷纷认为,刘秀之所以在河北纵横驰骋,迅速扫清敌手,收取民心,并于鄗城登基称帝,主要是靠收编了铜马数十万农民军的势力。因此,关中一带,百姓便私下暗称刘秀为“铜马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mj/10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