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1240.html
进入年,网络谣言在数量上相比上一年同期有所增加,且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规律。在地区上,华东地区与全国范围的谣言数量较多;而在行政层级中,市一级是网络谣言传播的集中地;在谣言类型上,社会安全、日常生活以及交通出行类网络谣言数量最多,牵动人心。随着网络谣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拘留成为对网络谣言比重最大的处罚手段,删帖、罚款、公开致歉以及封号等措施紧随其后。
为了对年一季度移动舆论场中的谣言进行全景式的研究,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模式、问题以及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以周为单位,选取每周最热门的20-21个移动舆论场的谣言,从年1月1日到年月1日,共计个案例进行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纯粹“科普类”的谣言若只是单纯涉及日用与家常,而不涉及公共层面,则不在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内。
移动舆论场“谣言地图”(一)地区:华东成谣言高发地,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图1:年一季度谣言的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个)
图2:年一季度谣言的省份分布情况(单位:个)
年一季度的网络谣言数量,从区域统计上来看,华东地区数量最多,全国性谣言则紧随其后。通过对一季度网络谣言地图进行观察,发现网络谣言呈现出梯队性与片区性的特点,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广东为主的地区网络谣言最为集中,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第一梯队,呈现出条状分布;山西、湖北、湖南以及江西连成片区,网络谣言在数量上属于第二梯队;天津、河北以及安徽属于第三梯队中的第一支,第三梯队中的第二支则由宁夏、四川、重庆以及广西组成;第四梯队与第五梯队则由西向东延伸,并向南深入,连成片区。
图:年一季度谣言的行政层级分布情况
年一季度的谣言主要发生在市一级与全国两个范围内,一方面,市一级的网络谣言与普通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地方性色彩强,市一级成为网络谣言的高发地;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谣言也接连出现,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场的重要力量。此外,发生在县以及乡的网络谣言并不罕见,基层网络谣言治理任重道远。
(二)类型:社会安全牵动人心,民生话题易生谣言图:年一季度谣言的类型分布情况
根据年一季度移动舆论场谣言的特点,将其分为19种不同的类型,以数量来统计,排在前十位的谣言类型为“社会安全”、“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公共政策”、“卫生防疫”、“媒体事件”、“经济发展”、“政务法治”、“突发事件”以及“文体娱乐”。社会安全类网络谣言数量最多,牵动人心,其他排名靠前的网络谣言以民生话题居多,与公众生活贴近性强。
(三)辟谣力度与处罚措施1.辟谣力度排行榜
表1:年一季度辟谣力度排行榜
2.处罚措施
图5:年一季度谣言的被处罚情况
通过对年一季度移动舆论场中的谣言进行统计,从公开信息来看,共有57个谣言及其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只占到了一季度网络谣言总量的五分之一。而查处手段,仍以行政拘留为主,同时配合以删帖、公开道歉、罚金以及封号等措施。
谣言传播特征分析(一)源头:政策解读不清媒体报道不实1.市民纠纷易被严重化滋生社会安全新谣言发生在地方的一些个别纠纷,在互联网的读图时代、视频时代的背景下被夸大,普通的私人纠纷被严重化,促发社会安全类谣言滋生。本季度发生的重庆群殴、江苏鹿苑债务纠纷案、海南三亚群殴、宁夏石嘴山KTV斗殴等事件均在网络上发酵后被情结化、严重化,演变成“黑社会”、“枪击案”等带有恐怖色彩的谣言被广泛传播。相关部门应及时重大纠纷事件,避免谣言滋生引发社会恐慌。
2.新政策相关解读不明晰成谣言频发新源头“谣言止于公开”,公共政策类谣言的产生源于媒体与公众对信息了解程度的不对等,部分信息发布者凭借信息壁垒制造谣言,普通民众基于没有权威信息佐证而持以“宁肯信其有”的态度。只要信息足够透明,此类谣言极易不攻自破。
例如,随着北京行政副中心在通州落定,与“河北三地归京冀共管”等相类似的传闻更是络绎不绝,此前有传闻称地铁六号线将直接修通至大厂,已被官方辟谣。某政策的出台,通常会伴有与政策相关的诸多谣言出现,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相关部门应做好监管工作,及时澄清事实。
此外,本季度“南昌将实行夏季周末2.5天休假制度”、“北京摇号2次不中可直接获牌”、“赴美十年签证失效年起赴美需再签”以及“办结婚证需缴纳元二胎保证金”等均属于由新政策出台而发起的谣言。“收取二胎保证金”更反映出公众对新实施政策不确定心理状态,二胎政策出台不久,公众对政策变化的不适应以及不安心理导致了该谣言的迅速传播。
.媒体疏于把关不当报道成谣言产生新温床
生产谣言易,粉碎谣言难。谣言产生后,即使澄清真相,但已散播开来,在公众中传递一种“标签”信息。而在这过程中,由于媒体不当报道或者失实报道而产生的谣言成为一季度谣言生成的重要源头。
年1月1日凌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女大学生被同校两名男生带进酒店入住后坠亡。该事件发生后,媒体有关“女大学生与两男生开房后坠楼身亡”的报道引发网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