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阳江发布9月22日消息,今(22日)天,阳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
通过一批人事任免决定
决定任命:方小勇为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决定任命:方小勇为阳江市公安局局长;冯周海为阳江市教育局局长;刘晓峰为阳江市水务局局长。
决定免去:梁进海的阳江市公安局局长职务;陈小锋的阳江市教育局局长职务;梁成满的阳江市水务局局长职务。
免去施杰的阳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
公开简历显示,方小勇,年生,籍贯江西弋阳,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方小勇此前担任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年,方小勇曾到阳西县挂职,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职务,分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三旧改造、旅游、外事侨务、港澳等工作。
人物履历:
.09—.07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学习;
.07—.09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法制科民警;
.09—.03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吉大派出所科员;
.03—.06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南溪派出所副所长;
.06—.11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拱北派出所副所长;
.11—.12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明珠派出所副教导员;
.12—.04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明珠派出所教导员;
.04—.04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唐家派出所所长;
.04—.12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副局长;
.12—.07珠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政委;
.07—.03珠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03—.05珠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任珠海市城市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正处级);
.05—.10珠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10—.03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年3月,任珠海市海防与打击走私办公室主任、珠海市口岸局局长。
年1月起,任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年9月起,任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阳江市公安局局长。
客家搜注意到,年4月5日,阳江新闻网曾发表一篇有关方小勇访谈文章
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方志敏孙子、阳西县领导方小勇谈信仰的力量在《新闻联播》播出
阳江日报讯(记者/周道来)清明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系列报道《长征:信仰的力量》,以此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前晚,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孙子、阳西县领导方小勇在节目中谈到,每当读到爷爷的狱中绝笔《可爱的中国》,他都倍感骄傲和鼓舞。
回望年冬天,中央红军向西转移,另一支名叫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军为掩护主力,正一路杀向敌人的心脏,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先遣队在一次伏击战中失利,而领导这支队伍的方志敏也不幸被捕。
“当他们(两个国民党士兵)知道抓捕的是方志敏后,非常高兴,认为在爷爷身上一定会有很多金钱或者有价值的财物,但两个国民党士兵非常仔细地对爷爷进行了搜身,只搜到一支钢笔和一块怀表。”方小勇在节目中说。
据资料记载,年8月,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南昌市下沙窝,他牺牲后,遗骸的下落一直是个谜。直到年春,当地搞建设工程时,才意外发现了带着脚镣的骸骨,被证实正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年,每次读到爷爷的狱中绝笔,思念这位从未见过的亲人,方小勇都倍感骄傲和鼓舞,爷爷的信仰一直激励他不断奋进。
“小学就读到方志敏写的《可爱的中国》,多年来,一直激励我们砥砺前行。”阳西县一位干部说。
据悉,去()年3月,珠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方小勇到阳西县挂职,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职务,分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三旧改造、旅游、外事侨务、港澳等工作。
方小勇资料图
南方杂志曾在年8月11日发表题为《我的祖父方志敏》方小勇文章,缅怀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
我的祖父方志敏
文丨方小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的祖父方志敏诞辰周年。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及红十军的创始人。年9月,方志敏被当选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祖父的革命生涯短暂而光辉,坚定不移的信仰、洁白清贫的生活、美好崇高的理想是他革命生涯突出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体现。
探寻信仰者的初心密码,要深刻解读其人生发展历程。年8月,祖父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贫苦农家,从小聪明好学,在私塾启蒙时,受到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江西同乡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励。在接触了新知识,经受五四运动的洗礼,懂得爱国的道理后,他声称:“我是一个黑暗的憎恶者,我是一个光明的渴求者”,并在家乡与志同道合者结成“青年社”,立志“铲除人间不平,和恶势力斗”。祖父后来离开家乡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并于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祖父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并卓有成效地创建了被毛泽东称赞的“方志敏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即使被俘入狱,他依然斗志昂扬,用一颗赤诚之心和激昂之笔为党工作。他希望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用笔写出来贡献给党。在狱中给党写信,其困难可想而知,“手执着笔,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却要防备敌人进房来”。在困境中,他考虑的只有党的事业,考虑的是为党的事业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在被关押的6个多月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等十多篇13万余字流芳千古的文稿,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方志敏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祖父对党、对信仰、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发乎内心,深入骨髓,浓郁深沉,纯粹高尚,他对自己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主义、选择共产党,深信不疑、坚定不移。他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民族的解放、阶级的解放一定能实现,认定“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为了这一真理和信仰,他不惜舍弃一切,包括牺牲自己的“蚁命”。他全身心地投入苏区党政领导工作,创造了反映实际而又体现党的目标和任务的地方经验,创建领导了富有战斗力的红十军,摸索创新了苏区政权的区域政策与工作方法。他领导制定的赣东北土地分配政策与生产措施、群众团体条例与群团工作、地方武装建设与地雷战的运用、文化教育建设与创新、政权建设与法律制度的创设,乃至苏区中心葛源的公园、路灯建设,细致入微而成为基层政权操作规范的《怎样做乡苏工作》(比中央苏区的同样文献早出台一年),等等,充分体现祖父对政权工作的专心致志与领导才能。这一切,都是祖父在长期患有严重疾病的条件下取得的。疾病带给他难以言喻的困扰,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心志,成为他战胜疾病、创造奇迹的动力源泉。在祖父心中,公与私界线分明,即便父母妻儿承受苦难也不能谋求特权,享乐与清贫壁垒森严,即便手握万金也不能私用一分;他抱定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生活虽然清苦,而精神非常愉快。在狱中,祖父对苏区工作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对“失败的血的教训”,反复进行总结和反思。他对错误痛心疾首、刻骨铭心,尽管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军事指挥员的犹豫等所致,但他认为自己要负主要责任,从而“愧悔交集”,“感到无穷的羞辱”,希望能“赎罪雪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守精神追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祖父一生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心怀大爱、以身殉志,响亮地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
赓续革命者的如磐初心,是革命先烈后代应尽之责、应有之义。
(作者系方志敏烈士之孙,广东省珠海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客家搜整合,素材来源:广东阳江发布、南方杂志、南方新闻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