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城探秘丨民间藏馆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渔洲路,这条风光不再的商业街仍然商铺林立,不过,他们所经营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新潮玩儿,而是跟这条街的骑楼一样古老的行当,你走进这里,就找回了儿时的一些记忆。我知道,和渔洲路具有相同境况的龙津路成了阳江风筝艺人藏龙卧虎之地,那里住着好几位手工制作风筝的大师,用自己的双手延续着手工制作风筝的传统工艺。而在渔洲路这边,一间瘦长的三层楼房和左邻右舍并无明显差别,也和这些骑楼之中的门面一样朴实无华,开门营业时你知道它是商铺,打烊后你就不知道它是民宅还是商铺了。曾经的繁华已经被翻过了这一页,你根本弄不明白这家子是纯粹的住宅还是做着买卖商铺,因为它只是一座用于展示藏品的房子。你可以把它叫做展馆,也可以把它叫做藏馆,而这里的主人陈先生却把它定性为对外开放的藏馆。这个馆里首层收藏的是书籍。没有惊心动魄的武侠小说,也没有缠绵不断的爱情故事,它所承载的全是阳江本土文化,它所收藏的都是你从网上找不来的历史资料,包括阳江现在的年轻人并不知道的阳江三三事变、六六事变的详尽资料。而且,小小的房子还拨出一个单间作为党史的陈列室。里面全是中共在阳江的相关活动资料。本以为这只是一座藏书楼,却没想到,登上狭窄的楼梯后,二楼更刺激--竟然是一个漆器博物馆!狭窄的空间里有序地摆放着各种阳江漆器制品--漆木箱。在那个崇尚木箱的年代,用大漆(杨漆树的汁液)作为防腐层的箱子是最高档的家具(后来改用腰果漆),而这些漆箱中也有各种规格,甚至被命名为“小姐箱”、“少爷箱”。当然,阳江漆艺肯定不止箱子这么单调的品种,作为“阳江三件宝(漆器、小刀、豆豉)”之一的漆器,充满了阳江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其中就包括了精致的首饰盒和茶叶罐。可以说,在阳江,能用大漆(腰果漆)的家具绝不会用防锈漆敷衍了事,大到大门、大床、饭桌,小到茶叶罐、首饰盒,总离不开阳江漆(指大漆、腰果漆),要不怎么说漆器是阳江的三件宝之一呢?大屏风自然离不开漆艺,作为艺术品的小屏风竟然也是那么精致(下图中心位置为五十年代作品,右上角为九十年代作品,均出自阳江漆器厂)。关于阳江漆器出名的原因,大概离不开一个关于明末清初一次海难的故事,人们发现在海上浸泡了多日的一只木箱子竟然完好无损,打开一看,原来是阳江产的漆箱!实际上,不管有没有那次海难,阳江在小手工方面始终都是值得炫耀的:江西人发明的豆豉经过阳江工匠的精心改良,做出了知名品牌;刀剪的热处理(淬火)技术从白楼仔(不锈钢器皿总厂的前身)时代开始就处于先进水平,外地五金产品纷纷来阳江加工;在天然大漆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简称漆器厂)于年发明了用腰果壳提取液来代替大漆,取名“腰果漆”。当然,它又叫做“阳江漆”。三楼展出了漆艺制作的工具用具。

除了制作木箱的木工工具

和皮革、手挽、合页等材料和配件之外,连松节油、天那水等辅助材料也完整地展现出来。

所有这些,都是阳江的记忆,是抹不去的历史痕迹。尽管很少人知道这里是免费开放参观的,但陈先生依然乐在其中,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拾起遗留的一点点历史,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强一点又一点的记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xw/9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