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噢!周五噢!周五噢!
周末还没有节目?
那就在阳江城内转悠一下,
感受旧城九街十二巷的文化吧!
你知道这些大街小巷名字来由吗?
作为阳江人,还真不好意思说不知道噢!
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南恩路当年南恩洲治所就建在这条马路上,故叫“南恩路”。
龙津路原由龙船埠至利津街,故叫“龙津路”。
渔洲路此地原是漠江东岸沙洲,停泊渔船,故叫“渔洲”。
东门路明洪武三年(年),江城建城墙,分东、西、南、北4个门楼。东门叫承宣门,西门叫威肃门,南门叫宁海门,北门叫镇安门。以后各简称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所在街道也分别称“东门路”、“西门濑”、“南门街”、“北门街”。
石湾路直通阳江著名的陶瓷发源地石湾村,故名。
河堤路因在漠阳江边。故名。
金鸡路源于《金鸡瑞禾》的美丽神州传说。说的是,阳江建城不久,从东方飞来一只口衔一串谷穗的凤凰(阳江俗称金鸡),飞至此地。这一年,阳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人便在此建一座寺庙,叫“金鸡寺”。金鸡阁现残迹犹存(在现金鸡桥头)。金鸡路就在金鸡阁旁边。因此叫金鸡路。
太傅路南宋末年,太傅张世杰殉国于海陵岛,阳江人在当地为他建了陵墓,阳江城为其建造祠堂,并把祠堂所在的街道命名为“太傅路”。
青云路取“走出学宫,青云直上。头顶朗星,物攀丹桂”读书至仕之意。青云路在学宫(现江城第一小学)前面,故曰“青云路”。“文革”前,路中还有牌坊,上面巨书“青云”二字。青云路因此而成为阳江人新年“行大运”必走的路线。
南/北门街明洪武三年(年),江城建城墙,分东、西、南、北4个门楼。东门叫承宣门,西门叫威肃门,南门叫宁海门,北门叫镇安门。以后简称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所在街道也分别称“东门路”、“西门濑”、“南门街”、“北门街”
牛圩此地原是全县最大的牲畜集散市场,以卖耕牛为主,故名。
阳江,每天都带给我们
不一样的面貌,
却有一样的味道,
趁假期,出去走走,
回味一下怀旧的美好吧。
不要忘了,移动4G已全面覆盖
阳江的大街小巷
逛街拍照发朋友圈
速度更赞噢!
移动4G,10分推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