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江,你原来还有这么多名字江利千古,

要通过水路进行对外贸易,除了地理优势与政治地位外,最需要的其实是水道的宽阔与便利,而瑞安境内的三大内河航道则是当地得天独厚的水道优势。

浙南第二大江——飞云江,温州至瑞安的内河航道——温瑞塘河,瑞安、平阳两地的内河航运干线——瑞平塘河,这三大内河航道在瑞安境内编织出长度超公里的水运网络。它们为瑞安在国际交流、贸易活动中提供强劲的支撑,也繁荣了沿江沿河两岸的集市,使瑞安这个偏居浙南的县城繁荣千年。

△《飞云江志》

本期我们一同来看看瑞安境内最长的内河航道——飞云江的前世今生,细数它在瑞安千年水运商贸上的贡献。

江以县名,长龙随县更名多次

飞云江与钱塘江、瓯江、灵江、甬江、苕溪、运河、鳌江同列浙江八大水系。这条长龙的下游是瑞安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商业集散和交通网络的要冲。

在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集——绘制于明朝嘉靖二十年的《广舆图》的《舆地总图》上,温州以南绘有一条大江,与东海相连,专家推测这便是飞云江。

△“舆地总图”中画有飞云江

关于飞云江的起源,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受限于当时的勘测手段,《嘉靖瑞安县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浙江水陆道里纪》《民国瑞安县志(稿)》等书均对其源头有详略不一的注解,莫衷一是。直至年10月温丽两地联合组成的14人飞云江源头考察队根据有关文献、航图,借舆鉴图,循迹寻源,最终在海拔米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白云尖西北坡的祭坑找到了涓涓细流,本着“唯远是源”的原则,确实了此处为全长.7公里的飞云江航道源头。

△飞云江发源地白云尖

飞云江源出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白云尖北麓,流经泰顺、文成县,从高楼镇营前黄岙村入境至上望新村出东海。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公元年至年,在瑞安置县的前一千多年,瑞安下辖今泰顺县和文成县东部,可以说在古代,飞云江极大面积的流域均属于瑞安。故自三国东吴始置罗阳县之后,历代均以县名江,瑞安经历罗阳、安阳、安固、瑞安等多次改名,这浩浩荡荡的大江也随之更名为罗阳江、安固江、安阳江、瑞安江。直至唐天复三年(),在安固县改名瑞安县的次年,这条长龙定名飞云江,并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这江就是瑞安的另一重化身,在水运之上与瑞安一同推进当地发展。

人依江存,先人沿江聚落而居

文明的繁衍和发展离不开江河的滋养,而早在多年前,瑞安先民就已在沿江的数个小山坪上聚落而居,繁衍生息,从事农耕渔猎。

△鸟瞰飞云江(许良钦/摄)

商周以来,瑞安先民在飞云江多处河谷和岙口相继开辟聚落以及聚落群,在汀田岱石山发现的石棚墓葬群以及隆山东半坡发掘的周、晋墓地,丽岙祖师殿以及丽岙山麓和西郊白象地方出土的东汉神兽镜、铜洗等青铜器均是例证。我们的先民依托这条蜿蜒的大江不断发展,开枝散叶,成就瑞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不仅是这些在考古上被发掘的古代遗迹,一些依托飞云江建立的军事、政治要地同样证明了这条大江在瑞安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建安年间(-),蔡敬则(详见瑞安古城的奠基人还是位打虎英雄,这条网红街因他得名)授东部都尉,在邵公屿上建署衙庇民安乡,而这邵公屿与西山、隆山、万松山等一样当时都是飞云江河口中的岛屿。此外罗阳县治期间,飞云江江北筑有石紫河埭,人们习惯称其为埭上,此河埭为“瑞安、永嘉水利之要”。

江利千古,大江地貌惠利民生

飞云江河口位于瑞安境内,与众多大江大河一样,飞云江河口两侧是不断向海争地的滩涂,口内两侧则是平原,这为当地的农业、渔业的发展与兴旺带来了地利。

南宋之前的温州地区,人口不多,由于傍海的优势,大家多靠海为生,从事渔业,农业生产特别是稻米的生产并不充足,曾有“常仰客米之给”的记载。而到了南宋庆元前后(-),温州特别是瑞安地区开始向外“输出粮食”,在满足境内百姓需求的同时还能向其他缺粮少粮的地区持续输出,有专家认为就是当时的瑞安先民对飞云江两侧平原进行开发利用,才有了如此功绩。

作为浙南地区的第二大河,对其开发与利用得到掌权者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唐朝开始,五代、宋、元诸朝都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飞云航道进行开拓,水运事业得到加速发展。

△瑞安博物馆内清代瑞安古城复原沙盘

宋朝朝廷曾沿飞云江两岸,从三港(因顺溪、潘溪在高楼汇入飞云江而得名,《太平寰宇记》以三港为界,上称溪,下谓江)至河口东山设置了“二镇”“三市”“一尉”。“一尉”即是管界巡尉,设在东山,后改为巡检司。而当时的“镇”与“市”则皆指商业市场,而沿着这一条大江在瑞安境内设置了五个大市场,可见宋朝时期瑞安依托飞云江所发展的商贸是多么兴旺。

而瑞安镇(即今市心街一带)这个市场的商税一事甚至载入了《宋会要辑稿》之上。《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可以将其看作是记录宋朝重要内容的一册书籍。而能登上如此重要的典志史书,足见宋朝时瑞安镇的商贸、商税在当时有多么重的分量,也侧面反映了飞云江为瑞安带来的水运贸易有多么兴旺。

参考文献:

1.《瑞安船舶相关历史(下)》林晓

2.《飞云江源头记载简析》林贻谋张耀宁

3.《飞云江探源记》张耀宁

4.《中国最早的地图上有“飞云江”吗》林晓

5.《飞云江与瑞安》张小石

6.《罗阳江→安固江→安阳江→瑞安江飞云江的前世今生》林晓

7.《宋会要辑稿》徐松

编辑:凯 哲

美编:小 金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xw/12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