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46.html
阳江市卫生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阳江市卫生学校是一所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阳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隶属于阳江市卫生健康局、阳江市教育局管理的公立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我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约9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实验实训用房面积平方米,教学、实训场室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完善。
2.学生发展学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举办“文化艺术节”、“致敬最美逆行者诗歌朗诵比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无重大违纪和违法现象,并涌现出一批风格高尚、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学校团委多次被上级团委评为“红旗团委”、“优秀志愿者服务队”。
学校着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每年组织艺术节、书画比赛、运动会等活动,为更好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结合专业特点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演讲协会、广播站协会、文学社、美工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舞蹈协会八个兴趣小组。使学生锻炼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增强了自我价值的体现。
3.质量保障措施
持续提升办学能力,与多所高职学校联合办学。年5月,与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合作开办“3+2”全日制护理、药剂大专班之外,年12月学校又与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高职专业学院试点班”;年6月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开办基层卫生人才学历提升班,包含专业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医学、影像、中药学、药学等专业。这些是在校学习三年,脱产大专学历,多方式、多渠道为学生创造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
4.校企合作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大参林连锁医药有限公司、润之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21家医院、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领导、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5.社会贡献
抗疫期间,卫校全体教职员工响应号召,全员行动。
5.1年3月,时任市卫生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卢云甫同志、办公室主任孙舒畅同志、招生就业科副科长祁淦同志、办公室谭显锋同志参与市卫生健康系统发热门诊督导组,在阳东区发热门诊一线督导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5.2学生科黄彦进同志支援市疾控中心防控新冠疫情工作,参与消杀工作,跟看不见的病毒进行战斗。
5.3行政后勤党支部书记孙舒畅同志、专业教研组党支部书记杜小莺同志、基础教研组党支部书记杜心涛同志及党务专干敖晓君同志、周小琦同志、黄艺华同志,支援到市卫生健康局医政科,参与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相关工作。
5.4基础教研组党支部副书记敖华英同志支援市疾控中心防控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每天收集汇总全市病例数据,并分析、上报。
5.5护理教研组吴婷婷同志支援到市卫生健康局疾控科参与对病例做好流行病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
5.6学生科梁宏阁、刘带丽同志支援到市卫生健康局疾控科,参与疫情防控期间的报表收集统计工作。
5.7专业教研组梁运龙同志支援到市卫生健康局规财科,参与收集各医疗单位防控用品汇总统计工作,并协助搬运、整理、清点医疗防控物资,核准所需医疗物资出库。
5.8招生就业科蔡俊鹏同志在学校帮扶村阳春市岗美镇轮塘村村委会,参与在设卡点对过往车辆人员和村民测体温和信息记录工作。
5.9学生科谭尤杰同志在驻点阳西县塘口镇下垌村,参与在设卡点对过往车辆人员和村民测体温和信息记录工作。
6.举办者履责
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中职教育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经费,有助于稳定学校基本设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免学费补助生均拨款元/年,用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
7.特色创新
7.2.1定向培养,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医生。
根据《关于我省年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粤教职函[]71号文)的文件精神,我校开设的农村医学专业实行了定向培养模式。我校每年培养的农村医学人员适应乡镇医药发展的需求,为乡镇医药卫生单位提供人才储备力量,每年培养约80名的毕业生在基层就业,解决了基层医生缺乏的难题。
7.2订单式培养,一站式服务。
美容美体专业:订单式培养。我校现与江门市新会会城宝娜美容中心合作办学,现有学生约50人,采取在校培养,江门市新会会城宝娜美容中心提供师资、实习、工作一站式服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就业的绝好机会。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8.1.1专业课教师缺乏。随着高职扩招,学校与多所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更高,所需专业教师也相应增多,现有师资力量难以应对逐年扩招的学生。
8.1.2学校宿舍紧缺。由于学校生源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宿舍满足不了学生的住宿需求,也大大局限的招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8.2改进措施
8.2.1根据专业建设和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专业课教师也需相应增多,使师资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各主干专业以教研能力强、业务水平高为专业带头人,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以上,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结构。
8.2.2对现有校舍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争取上级支持新建一栋宿舍楼,解决学校规模目标学生住宿问题,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