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录第19期合集

卷首语

在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青年英才。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不懈探索、矢志奋斗;他们是广东创新事业发展的领跑者,是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是广东青年中最耀眼的明星,是南粤青年的优秀代表,他们共同凝聚在“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设立“值日生制度”,邀请协会的青年科学家作分享与介绍。我们将通过会员风采录专栏,一一展示他们的个人风采!

第一期

林浩添

上下滑动即可了解详细信息

各位尊敬的科学家好!我是广东青科协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浩添,很高兴作为广东省青科协的“值日生”,借此平台,和大家交流,共同成长。我目前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我兼任亚非眼科学会(Afro-AsianCouncilofOphthalmology)亚洲办公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医药卫生界别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JournalofMedicalArtificialIntelligence》主编。从事医疗大数据在诊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转化应用研究。其实,我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眼科医生。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经工作16年了,对各种常见眼病的防治具有多年临床经验,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等儿童眼病的防治具有丰富经验。我要先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做一个简单介绍。广东省医学专科全国排名第一的就两个,一个是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呼研所,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中山眼科中心。已经10年蝉联中国眼科的榜首,也是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由于有幸在一个顶级的平台学习和成长,我也在科研和学术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带领团队研发构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Nat.Biomed.Eng.,封面论文),全球首个近视发展智能预测系统(PLoSMed.),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智能评估系统(Nat.Biomed.Eng.,封面论文)并在广州开启了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作为唯一由中国团队完成的入选项目,被IEEESpectrum评选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牵头完成第一个人工智能多中心临床试验,被评选为“年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多篇,涵盖了国际顶级杂志《Nature》《Science》《Lancet》《BMJ》等。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研发的白内障新疗法成功应用于临床(Nature),被NatureMedicine评为“年生命医学的八大突破性进展之一”;主编专著2部,参与编写专著6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10余个项目。主持研发的多项智能医疗设备和软件系统应用于临床,并申请和获得30多项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我国当前医疗服务总量和模式,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眼部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我们团队坚信,只有通过互联网+AI技术平台建设,才能打破医疗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逐步将眼病智能诊疗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级医疗机构落地应用,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眼病“三级诊疗”模式,极大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连续获得和年全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最佳案例”。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席卷全球,我们也意识到,互联网+AI诊疗服务在新型肺炎严峻的防控形势下尤可发挥避免聚集、切断传染途径、节约医疗成本的特殊优势,在团中央的号召下,我们迅速组织了眼科青年“战疫”突击队,把眼科互联网AI诊疗服务送到湖北抗疫前线和全国各地,服务患者近3万人次。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又是大湾区核心,具有重要地理优势。年亚非眼科学会(年成立于埃及,是跨亚洲和非洲的洲际大型眼科学术组织)成立亚洲办公室并在广州落户,我有幸被任命为首届亚洲办主任,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大湾区的医疗科技资源优势,提升我国医疗的全球服务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政策下,我们团队创建“亚非眼科互联网AI诊疗技术研发和应用数据中心”,我非常希望能够在各位青年科学家会员的一起合作和努力下,输出我国的医疗科技和服务,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及亚非众多国家眼科发展,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友谊做贡献。我现在兼任了一些行政工作,但医、教、研三方面的工作也都同时兼顾做。平时只有周二上午(白内障)和周三上午(小儿眼科)有两个门诊,每周有安排1个手术单元,总共三个半天的临床工作时间,每年还有几百台的手术量,很乐意为青科协的青年科学家和大湾区及全国有需求的朋友做好眼病诊疗服务和眼保健工作。同时,由于我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带领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基于AI技术的新型分级诊疗技术研发、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旨在为我国的全民健康目标做出医学科技工作者应有贡献。非常期待和热烈欢迎各领域有志于健康医疗的青年科学家加强交流合作,一起努力!我的邮箱:linht5

mail.sysu.edu.cn。

黄鹏

上下滑动即可了解详细信息

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我是广东青科协的会员黄鹏,感谢协会给我这个自我介绍的宝贵机会,请各位多多指教和关照!黄鹏,年生,安徽桐城人,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医学部主任助理,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子影像系主任。学术任职包括: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造影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副秘书长。担任NatureNanotechnol、NatureCommun、SciAdv、AdvMater、JACS、ACSNano、NanoLett等60多种刊物审稿人。担任JNanobiotechnol、CurrPharmBiotechnol编委和CurrMedChem特辑主编。担任美印联合基金、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新加坡A*STAR基金等评审专家。曾获第二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年);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年);国家特聘专家(年)。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学和纳米医学方面的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余篇,近五年发表论文包括NatureBiomedEng(1篇)、AdvMater(8篇,其中4篇为封面)、AngewChemIntEd(1篇,封面)、NanoLett(2篇)、ACSNano(6篇)、AdvFunctMater(1篇)、MaterHoriz(2篇)、AdvSci(2篇)、Biomaterials(3篇)、Small(3篇,其中1篇为封面)、Theranostics(3篇,其中1篇为封面)、ACSApplMaterInter(3篇)、ActaBiomater(1篇)、ChemEngJ(1篇)、NanoRes(1篇)、SciChinaMater(1篇,封面)、SciBull(2篇)等,多篇被NaturePhotonics、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NatureReviewsNephrology国际同行专文评述亮点推荐。回国这几年,我研究的中心工作主要放在开发临床前的癌症协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其中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葡萄糖氧化酶(GOx)催化连锁反应用于癌症协同治疗,希望有机会得到大家的指导帮助,也期待有机会科研合作和临床转化合作。葡萄糖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而葡萄糖氧化酶(GOx)在有氧环境下可以高效地催化葡萄糖的降解,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供给。同时,葡萄糖降解产生的双氧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这种GOx介导的肿瘤类饥饿治疗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mj/9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