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用ldquo鸡屎藤rdquo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话用来说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地域性美食

也是十分恰当的

▼▼▼

阳江地处北纬21°—22°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海洋性气候明显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气候温湿,夏天暑热湿毒

人们常需要清热祛湿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在阳江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各种由中草药熬制而成的凉茶应运而生。但凉茶味苦,若非不得已实在令人难以下咽,注重养生又不愿委屈自己味蕾的阳江人想到了另外的办法——用清热祛湿的植物制作糕点。

为阳江男女老少所喜爱的地道美食“狗利仔”

便是这种生活智慧的产物

“狗利仔”因其外形而得名

▼▼▼

被做成两头尖的长条形

小孩子“叼”上一截在嘴里

另一截随着他们跑跑跳跳晃啊晃

活像活泼可爱的小狗狗吐舌头

对于外地人来说

狗利仔这个名字乍看便觉“重口味”

但它的配方若还被写在菜单上

相信会“吓退”更多想品尝一番的食客

▼▼▼

鸡屎藤、针仔簕、簕菜

但你若真的“以名取物”便走宝了

这些在阳江田野里自由肆意生长的植物

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

更是阳江人心中“祛湿”食疗的重要选择

(下拉可查看全部)

先说鸡屎藤,它是一味有名的中草药,《纲目拾遗》云:“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鸡屎藤及诸“臭”、诸“屎”之名皆的义于其臭气。虽说名字不雅,但鸡屎藤本尊长得十分秀气,有碧绿的藤曼上有紫白小花。

簕菜则喜生于山坡、沟谷林边和灌丛中,具有清热排毒、减肥解渴、抗疲劳等功效,因其味道甘凉爽口、清香微苦而吸引了众多食客。

针仔簕学名酒饼簕,根、叶用作草药,气香,味微辛、苦,性温,园艺上亦用作盆景材料。

注: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狗利仔的制作材料有六、七种之多,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还有荚簕、合萝簕、猫斗草等清热祛湿草药。各地制作的方法的微妙不同,不一而足。

说了这么多,你是否跃跃欲试了

接下来,我们的舞台交给长江国际酒店的大厨

让他给我们演示一下狗利仔的制作

狗利仔的制作说难并不难,但你要先到市场上一样一样地寻到上述的各类新鲜原材料。将其洗干净晾干,按照鸡屎藤35%、簕菜40%、针仔簕25%的比例榨成汁,这个比例来自长江国际大酒店中点师傅的建议,据说这样做出来的狗利仔颜色会更青翠。接着便是将榨好的草药汁放到细密的筛子上过滤,取出渣滓后,大火将草药汁煮至沸腾,放凉备用。

为了让做出来的狗利仔更“弹牙”,聪明的阳江人配以1:1比例的糯米粉和粘米粉,二者混搅均匀之后加入白糖,最后将事先制作好的草药汁慢慢倒进来。接着便是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再然后,便将面团搓成直径约5厘米左右的长条形,用割版切成小段,将切出来的每个小段用手揉成大小合适的圆锥形,轻轻一压,便是狗利仔的初始摸样。

轻轻地将它们有序地摆放到盆中或蒸笼里,水开之后隔水蒸上7到8分钟,兼具食疗功效与口感的阳江地道美食狗利仔便大功告成了。

鸡屎藤虽以“臭”闻名,但因中和了簕菜、面粉等的自然香气以及白糖的甘甜,上锅后的狗利仔已不再有“鸡屎”味,反而散发着淡淡的中草药香,光是闻着便让人想尝上一口。似苦非苦,似甜非甜,正是狗利仔的魅力之所在。

家常制作狗利仔的阳江人其实不多了

它在大伙心中的“分量”

更多地表现在各大酒店、大碗粉早餐店的菜单里

嗯,你总能找到它的名字

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从酒店大堂一路走过去,定能见到吃狗利仔的食客,无论男女老少。尤其是在春夏之季,长辈们会为家中小孩子带上几根狗利仔,让孩子们吃了“祛祛湿”。

现今,越来越多的全国性餐饮连锁店进驻阳江,带来更多精致而美味的点心,但狗利仔作为阳江人“从小爱吃到大”的情怀吃食,始终在“江湖”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位。正如它的味道一样,质朴却又让人久久回甘,难以忘怀。

采编

周雅

图片

宋福亮李凯

视频

李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hj/5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