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5月,我省印发了《广东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年12月26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现场实录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王丽华主持
主持人王丽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5月,我省印发了《广东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天翼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关志伟先生,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陈峻华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二级调研员古荣清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副处长张志军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先请陈天翼总工程师介绍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成果。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天翼
陈天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根据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工作背景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项改革工作。去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城市和浙江省开展改革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3月,国务院又决定在全国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今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用法规形式固化下来。省委、省政府也迅速作出了具体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去年6月份印发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行动方案,今年5月份省政府又出台了我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用“三步走”的方法来实现这项改革的工作目标,就是到年上半年,全省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到年底基本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到年上半年基本建成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为了推动这项改革工作的完成,我们省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进改革。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省委深改委第五次会议上听取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提出了具体要求。马兴瑞省长,许瑞生、张虎副省长等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先后召开7次专题会议研究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和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省、市、县(区)政府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来具体推进这项工作。
(二)强化监督指导,促进改革落地。一是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例会”来研究解决问题,对各地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沟通,实现了改革工作无缝对接。二是强化督导。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了下基层调研指导、召开座谈会、发提醒函提醒、以及领导亲自打电话督促等多种形式,推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不断加压,促成了改革任务的落地。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和宣传。今年以来,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4期共余人次的培训班,各市也举办了培训班,累计达到了场,人次参加了培训,同时还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提高了改革工作的业务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检验。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采取了“四不两直”和改革“路试”的形式,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市选取若干企业,贴身跟进企业办理审批事项,比对分析改革前后审批流程、环节和时间的差异,从企业感受角度检验改革实效。
(三)健全制度框架,引领改革深化。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加强改革制度框架的构建,制定了区域评估、审批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一窗受理、告知承诺、联合审图、联合验收、联合测绘等23项改革主要配套文件,21个地市共出台了多份改革配套文件,构建了“1+N”的制度框架体系,并开展了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四)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努力打造全新高效的审批体系。一是着力精简审批事项,形成审批新清单。综合采取“减、放、并、转、调、诺”六种手段,将审批服务事项由项精简至79项,并印发了全省审批事项清单。二是着力再造审批流程,建立审批新模式。针对审批流程不清、工作协同松散等问题,将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梳理形成全省审批工作流程图,建立了各阶段“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新模式。三是着力推动网上办理,搭建审批管理新系统。依托“数字广东”改革成果,搭建省、市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全省各级各部门审批和管理网上办理,相关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四是着力提升审批管理效能,构建审批新体系。积极推动“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和“一套机制”加强审批协同,形成统一高效的审批管理体系。五是着力推动监管手段创新,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推动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方法、建立诚信管理制度等,强化审批后续监管,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工作机制。由于全省各地都很重视这项工作,所以整体推动还是很不错。
二.改革成效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在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基本建立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的框架,实现了审批管理制度的建设从分散到集中、从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有关制度到按改革的总体框架和要求来制定、从无体系到有体系的转变,提升了改革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前瞻性。我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目前已制定了23个改革主要配套文件,21个地级市共制定了份改革配套文件,整个改革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是基本统一了审批的流程,审批事项由改革之前的项优化至79项,通过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两大类型细化审批流程并印发了审批流程图,让企业在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过程明明白白。
三是基本建成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审批手段从传统管理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省和21个地市初步建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完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系统数据对接。从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我省在办项目数共有一万多项,均按改革后承诺时限完成审批。
四是基本实现了压减审批时间的改革目标,审批时间由平均多个工作日压减至个工作日以内。有的地区为了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让外来投资和本地企业投资加快落地,审批时间压减到了四十天左右。由于压减了审批时限,加快了审批速度,对改善我省整个投资环境,促进建设项目加快落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是初步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审批方式从过去让企业和群众到各个部门跑到现在仅跑一处、从过去串联审批到现在并联审批、从过去线下办到现在线上办、从部分公开到全过程公开、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等的转变。
六是初步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我省在全国率先放宽施工许可办理的工程投资额和建筑面积限额标准,实施告知承诺制、区域评估、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相分离等改革措施均走在全国前列,并被省委改革办列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改革减少了审批手续,缩短了审批时间,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优化了营商环境,《人民日报》用“广东:服务很贴心企业更用心”专题报道了我省的改革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总体上讲,今年的改革工作重点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审批工作从不统一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体系等问题。明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将是以目标为导向,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既定的改革总任务,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审批管理体系和审批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基本上建成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明年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则是以结果为导向,以企业和社会群众的获得感为重要标准继续深化改革,着力提升改革的成效,不仅让我省制订的所有改革制度和相关措施落地,建成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高速公路”,而且要形成一批有广东特色的做法和经验,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争取能够在国家层面推广。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和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几位领导和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王丽华:感谢陈总工程师,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QA中新社记者:想问一下,广东省前段时间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工作规程,想请领导介绍一下这个规程出台的背景,以及它有哪些政策亮点?谢谢。
陈天翼:感谢中新社的记者。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按照国家和省的改革实施方案相关任务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工作规程》,并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以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印发。
《工作规程》总体要求是:各地要加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落实每个审批阶段“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工作规程》的政策亮点主要有几个方面:聚焦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堵点问题,强化服务制度的建设,营造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一是建立审批服务机制。各地综合服务窗口都要建立为服务对象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全流程咨询、指导、协调的服务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或部分流程的代办服务,变企业“跑腿”为政府“跑腿”,特别是有的地区一些重点项目,窗口全程服务代办。通过改革,今年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相关的服务机制。
二是全面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对非即办类审批(服务)事项,在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前提下,在非关键性材料缺少或存在瑕疵、需补正时,允许先行受理并进入审核程序,待材料补正后及时出具办理结果。通过这种“材料后补,效率不减”的服务,降低退件率,实现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和“零等待”的工作目标。谢谢。
QA南方日报记者:省发展改委作为省政府投资的主管部门,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关志伟: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当前,社会高度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