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薯包”
我去打薯煲,天天不迟到。
不得不说,天冷真的超适合打薯煲诶!
阳春的小伙伴们,
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
大家对番薯,
再熟悉不过了吧~
在我们逝去的时光里,
番薯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
它独特的魔力,
能让你瞬间回到童年。
童年在田里菜地打薯煲,
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玩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乐趣。
每一次打薯煲,
在寻柴火和搭窑的过程,
每一次都心满期待,
不管最后,
番薯是生的还是烧成碳的,
总能玩得其乐融融。
砌窑可是个手艺活,
能一气砌成,
不用翻工的应该是高手了,
一般先在地里挖一个小坑,
再用泥块在坑的四周堆成个塔形的空心窑,
留一个烧火用的灶口,
从柴火将烧到泥块通红,把窑烧热。
烧火虽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也不能太旺,太旺火太大,窑容易塌。
火要一直烧,一直加柴,
慢慢把土块烧红、发黑就差不多了。
窑烧好了,
从窑顶轻轻敲开个小洞,
往窑里放番薯,
放了几条番薯,再掉几块烧红了的呢块,
这样一层一层的,
直到最后把番薯全部用热土埋了,
这就是用烧红的泥块余热,把番薯煨熟。
这打薯煲出来的番薯味道,
比在家煲的煮的都特别的香……
小伙伴们,
有没有勾起了你记忆的闸门?
不如周末一起去打薯煲咯~
来源:网络、百度百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