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一份情怀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常常牵挂有一份味道虽然岁月流逝却始终不能忘怀
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我
的 中
秋
阳江广播
《美食总动员》
与你一起过中秋
▼▼▼
在“双节”来临之际,《美食总动员》特别推出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团圆月之故乡的味道,带你一起品味最具阳江味的中秋月饼。
点击回听节目精选
佳节思亲赏月怀古阳江百景
阳江,别名鼍(tuó)城。汉武帝于公元前年新设了合浦郡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等,是粤西地区最古老的县。公元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阳江从此得名。
据清代乾隆十一年()庄大中主编和道光二年()李沄主编的两部《阳江县志》记载,阳江古时有著名的“八景”:鼍山春晓、龙水秋澄、王母仙踪、罗琴雅操、东山石塔、西浦渔歌、曲水流觞、碧桥玩月(都在今江城区境内)。这两部县志撰写的时间虽然相距76年,但“阳江八景”的名称却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断定,这八个景点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受到广大群众所公认的。
鼉山春曉
八景之首--"鼍山春晓"。相传鼍山顶上,有南宋时所植的两棵木棉树,至明清时代,树姿巍峨,枝干挺拔,直插云霄,高达三四十米。树身苍劲雄伟,宽达数十围。
每年仲春二月,木棉树鲜花盛开,花红似火。当朝阳升起之时,阳光与红花交相辉映,云霞尽赤,春满江城。相距三十里外的北津港口,海面上映照得一片通红。
清人林乙莲有诗云:"木棉千古直撑空,花放年年送暖风。曾道火烧天二月,鼍山遥映一津红。"
龍涛秋月
江城北五公里处,有一条龙涛村,漠阳江流经其北。据记载:古时江水流至此处时,颇显汹涌澎湃之气势,水声哗啦直响,涌起堆堆雪白波涛,后浪紧推前浪,上下翻滚,把此处河床冲击成为深渊。仿若蛟龙腾跃其间,故"龙涛"村名由此而来。两岸村舍,在月色水光的反照之中,光亮如同白昼
民间还有着美丽的传说:当此秋月照临的静夜之时,江中"双石"即化为采莲小船一只,船中承载着仙女数名,各捧琵琶箫管,一边划船玩月,一边合奏吹弹。清风轻拂,仙袂飘飘,乐声起处,音韵悠扬。而两岸村舍,在月色水光的反照之中,光亮如同白昼,即使持针穿线也不感困难。
南宋时期的阳江才子曾跃麟,曾吟诗曰:"龙涛滚滚饮双虹,凉月清秋万里风。映水桃花丹潋艳,缀林霜月玉玲珑。樵惊落雁催残照,渔傍浮鸥听晚钟。几度临秋耽野趣,无边诗思许谁同?"这是现存的咏赞阳江风景最早的一首诗。
王母仙蹤
鸳鸯湖以西,相传古时王母曾经到此处停留过,故名之曰"王母冈"。
后来,人们就在山冈上建起了一座王母殿,周围种满果树花卉,成为一景。"王母冈"也因此而得名。王母殿前,刻有曾跃麟的一副对联曰:"翠竹影摇湘浦夜;碧桃香霭武陵春。"清人冯兰阶亦有一联:"不信瑶池嫌寂寞;爱从鼍海辟行宫。"
羅琴雅操
距离阳江城二十多公里的罗琴山,高米,峰峦重叠,有百重岭之称。在南北岭之间一系列巨石自西北向东南垒叠而下。碧水清泉在岩石的裂缝中涌出,滔滔不绝地奔流直泻。岩石凸凹不平,泉水流经其间,与棱起之石急激撞击,水波腾跳,铮琮发声,音韵悠扬,有如琴鸣。
流泉下面,有一方潭,四周巨石围绕,水深而清,名曰"龙潭"。明代礼部主事汤显祖道经阳江,题罗琴诗中有云:"何得罗琴隐君子,海风吹绝夜弦清。"龙潭涧水下流入石河,方圆十余里,集雨面积28公里。远望石河水库,水中山岭如海中孤岛,别有风光。
東山石塔
东山石塔,又称北山石塔,位于今北山公园上。北山石塔建于南宋宝佑年间,塔身往上逐渐缩小,美观大方,造型巧妙。上有"福禄来朝"四字。塔旁有著名的瑞禾石,又叫莲花石,它像一朵巨大的莲花。瑞禾石高、宽各5米,上面刻"瑞禾"两字,直径1米。石塔如健笔一枝直撑碧空,富有民族传统特色,是阳江唯一现存的珍贵古代建筑物。
清人林乙莲有赞石塔诗云:"嶙峋石塔屹城东,怪石苍松点缀工。健笔一枝撑碧汉,独留鼍海作文峰。"
北山石塔旁的烈士陵园内藏革命烈士骨灰盒多个,是我市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
漁舟晚唱
西浦,古时阳江城渔洲路和河对岸的下濑都是漠阳江冲积的沙洲,也是当时渔民集中生活的地方。每当夕阳西照,渔舟返航,渔民引吭高歌,此唱彼和。天光水色帆影渔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景。
每晚的渔歌,总要唱至二更时分方止。当时河边沙洲长满榕树,树荫里结网的渔民女眷,也参加进这渔歌晚唱之中。清人林乙莲诗:"烟笼西浦夕阳过,信宿渔人唱晚多。掩映灯红迷蓼岸,隔江声杂采菱歌。"清人李春元诗:"潮来西浦听渔歌,乘兴江中拨棹过。夜半月高弦索响,问谁携得月明多。"
曲水流觴
"曲水流觞"一景在北山上。
"觞",是酒杯。古代文人雅集时,置酒杯于流动的泉水上,泉水流亦载酒杯漂流,当酒杯流至某一坐客之前,则罚客饮酒或罚赋诗填词以助兴。北山上不仅风景优美,且顶端还有一葫芦形巨石,可坐十余人,俗名"仙人石"。宋代州守王亘在此石面上凿环形沟渠,渠中每隔三尺又凿一大碗形的凹坎,统称为"流杯池"。当时文人游览北山时,多喜欢在此石上环坐,引山泉流入石面渠中,谓之"石泉"。再置酒杯于石泉上,激水使杯漂流,仿古代文人"曲水流觞"之雅兴,因而此景也就得此雅名。
流觞石南边的一巨石上,刻有诗二首。其一云:"古昔相传望海楼,谁知此地有蓬莱。流觞曲水裁成巧,瑶草琪花次第开。"由于北山上石刻众多,"曲水流觞"这一景点亦名为"北山泉石"。又因北山松竹幽森,树木苍翠,故亦有所谓"北山耸翠"景名。
碧橋玩月
碧桥村,漠阳江西支流经该村附近。碧桥桥头古木参天。每当夜晚明月升起,此处更是一片清凉寂静。碧桥青石,发出银光,宛如用银子铺成的桥。桥下河水本来清澄,清风吹来,河水闪著明亮的光波。桥上桥下,都如水晶体般剔透晶莹。使人如置身于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古时,不少人专程从城里雇船夜泊碧桥玩月。所以前人有诗赞曰:"碧天裁作一天横,小艇摇波泛月明。牛女迢迢看不厌,遥闻牧笛动幽情。"
传承阳江文化打造阳江品牌
这是一个85后的阳江创业团队,从食品加工到到自营品牌销售,再到产品设计,这个团队一步一步向公司创业的目标前进。金秋时节,这些阳江创业年轻人,点亮了一个创意,希望在自己的产品设计,融入阳江本土元素,在培育产品品牌的同时,传承阳江文化。
广东京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赏
阳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这个团队希望能设计出一份具有阳江情怀的产品,能让年轻一代、外地同乡和朋友,了解阳江文化,所以我们就向阳江海产与阳江文化融合的方向去设计和研制,打造一份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产品设计师梁飘萍当时我们就循着阳江传统文化这个方向,想到了“阳江八景”这个文化元素,并还进行详细调研考证,搜集很多材料,才设计出了一个传统的八角提篮作为产品包装,希望可以做成一份特产来保留和传承下来。
阳江美食与阳江古文化融合创新,
凸显了阳江深厚的文化历史。
在这个传统的中秋佳节,
如果是在外的游子,
如果能够在吃到家乡味道的同时,
又观赏到阳江古八景的故事,
且不美哉!
向最古老的阳江八景致敬,
你吃掉的每一口,都是浓浓的故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约,对影成三客。
山海之间,孕育阳江宝地。
鱼米之乡,盛产海味百鲜。
京兆海鲜月饼,应运而生!
阳江印象系列
四鲜之首,鱼中银簪——银鱼
滋补佳肴,环腰玉带——鳗鱼
宴会珍品,席上金丝——鱼翅
餐桌黄金,海珍之冠——鲍鱼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中秋礼月,一品京鲜。
浓浓的阳江味
刀具漆器海产
满满的阳江元素
别出心裁
至臻情意
请输入标题bcdef
依托阳江传统,放眼华夏国际
传递鼉城文化,寄托滨海情怀
秉承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气息
不变当年口味,更添营养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