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至11月,阳春市马水镇东风村的37户贫困户郑重地在《相对贫困户退出核查表》上签名、按手印,他们脱贫了。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民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东风村是市民政局挂点的非贫困村,共有贫困户38户,其中15户有劳动能力,22户无劳动能力,1户已自然死亡。通过扶持他们种植、养殖、政策兜底等方式,所有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在做退出扶贫核查工作时,驻村扶贫干部听到最多的就是群众的感谢。
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故事,还要从年4月说起。
市民政局局长李宗瑞入户探访东风村贫困户
村里来了“80后”驻村扶贫干部
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寄托了党和国家对贫困群众的深切关怀。
市民政局挂点的马水镇东风村共户,总人口人,辖23条自然村,村民以外出务工,种植水稻、花生、蔬菜等为主。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创造条件,选好选准驻村干部。年4月,市民政局派党员干部茹法坚同志到马水镇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驻镇扶贫工作组这支队伍的“领头羊”。
作为我市“民政人”的代表,茹法坚带着大家的关怀,来到东风村,首先入户与村民聊聊家常,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将了解到的情况以及群众的诉求记录在本子上,精准识别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茹法坚首先从宣传工作做起,围绕全国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细致地给每一名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打消他们“等靠要”的心理。此外,围绕和村干部探讨的扶贫方案,他向贫困户描绘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盼,为生活注入希望。
市民政局驻东风村干部茹法坚与群众交流
因户施策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由于东风村人数基数大,涉及的自然村较多,各自然村的村情不同、户况不同。驻村干部经前期进村入户了解的情况,多次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并征求村民代表和贫困户的意见后,最后得出结论是在贫困户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因户施策进行产业帮扶,扩大生产规模、后续跟踪。此外,还积极筹措资金入股阳春市扶贫光伏电站和南河光伏电站,让村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37户贫困户中,15户有劳动能力,驻村工作组为他们购买生猪、牛以及饲料等,通过养殖增加家庭收入。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市民政局通过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兜底,保障他们的生活。每逢节假日,市民政局领导还亲自带队,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前来看望他们,送上贴心关怀。
有的低保户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是却没有领到残疾人两项补贴。原来,东风村距离市区较远,他们没办法医院做残疾认定;有的人则觉得拿着残疾证丢人;有的人不知道相关政策。茹法坚首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用自己医院做鉴定;实在不愿意出门的,他就协调医生上门……最终帮残疾的贫困户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
东风村贫困户主动在《相对贫困户退出核查表》上签字
脱贫攻坚年继续做好帮扶工作
除了精准做好贫困户扶贫工作,市民政局还多方筹措资金,支持东风村建设。年自筹资金2.3万元建设扶贫宣传专栏;年通过省民政厅、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单位自筹等方式共筹集了75万元,分别用于村居家养老和村委会文化楼建设,解决了村干部多年来在危楼办公的局面;年安装了太阳能光伏路灯34盏花费共16万元,解决了群众晚上出行难的问题。此外,市民政局还医院进村开展义诊,送医送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3年的扶贫时间过去了,市民政局另一名扶贫女干部唐超英今年9月来到东风村,接力茹法坚的工作,继续完成“民政人”的使命。
37户贫困户都达到了脱贫标准。10月底至11月底,唐超英主要做的是贫困户退出核查工作。起初,不少贫困户躲避驻村干部,不接电话,也找不到人,他们害怕脱贫后无法享受政府帮助。“脱不脱贫不是我们说了算,是由你们的家庭收入决定的。而且也不是脱贫了我们就不管了,我们还会继续帮助你们的,直到大家的生活真正好起来……”唐超英和村干部耐心地做群众的工作,消除群众的心理顾虑。
年底,广东将领先全国一步,预先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高效完成任务,让东风村的贫困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接下来,市民政局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