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8日上午,我校举行了以“启导·主动·高效”为主题的教学公开日活动,广西梧州苍梧中学、湛江二中,茂名一中、吴川一中、阳春一中、阳江三中、阳春二中、阳东一中、阳东二中、阳东广雅、阳西二中等省内外兄弟学校共计二百多位老师参加听课交流活动。
签到引导、合影留念(下图):
本次教学公开日除了常规课堂外,还新加入了别具特色的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课,14个学科共计23节课。执教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是贴近生活让学生有直观体验,或是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发现,或者多媒体技术介入激发学生热情,呈现高效课堂理念,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课后,市教研室专家和各校老师对相应学科课例进行深入探讨,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无论是承担公开课的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获益匪浅。
精彩回顾语文:创新高效领略文学之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本次公开日的语文课,两位老师的选题都不约而同地契合了深秋季节,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审美体验。
高一级的刘晓霞老师讲授了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从感性认识秋景着手,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赏景的方法,进而归纳秋景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又于阅读教学中渗透了写作教学,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高二级的冯换霄老师采取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围绕“黍离之悲”这一教学主题,精心选用了《诗经.黍离》、姜夔的《扬州慢》、蔡槃、赵孟頫的《钱塘怀古》等多首诗歌,弥补了传统单一文本教学的局限性,丰厚了阅读的内容,丰满了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这两节语文课,充分体现了我校倡导的“启导·主动·高效”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局限,突显了学生的个性体验,领略文学之美,在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数学:建模应用渗透人文素养
数学方面,两位数学老师都选择了与函数相关的课题,在建构函数模型的同时,渗透人文素养。
高一级庞晓明老师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通过一个简单例子和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审题、分析、建模、解模、还原,更结合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探讨最新版的个人所得税计算的相关题目,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更升华到社会责任感教育。
高二级梁月明老师的《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合作用细绳画椭圆这个环节。其中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合作画椭圆,其余学生同桌两人进行合作,全班学生都参与了整个过程,合作探究的气氛十分浓烈,师生互动效果好。
英语:兴趣点燃写作激情
英语科组的两位老师都选择了写作课程,具体讲授方法不同,但都落在“激趣”这一教学理念上。
高一级的谢旻珊老师题为“WhyshouldwelearnEnglish?”的演讲稿写作课,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课前网络问卷、课堂的网络视频以及自制视频等方式,点燃学生激情,学生表现主动,互动精彩,学生既清楚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又提高了演讲稿写作技巧的演讲能力。
高二级的梁醒君老师选课内容是选修6Unit2Poems的英语诗歌鉴赏和诗歌写作。梁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例如TwinkleTwinkleLittleStar,师生合唱,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另外,梁老师还通过创设“英语诗歌写作比赛”这一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梁老师的引导下,在最后的小组诗歌写作环节,学生们都写出了有趣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英文诗歌。
物理:实验操作体验中强化理解
高一级冯庆健老师的《共点力的平衡》和高二林慧根老师的课《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收到的力》,都给学生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在体验中强化知识点的理解。“适当的引导,恰当的点评,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调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领略了物理的魅力。”这是兄弟学校给予的高度评价。
化学:实验探究,自主发现规律
同为理科的化学,两位老师也是进行了实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实验中自主发现,自主总结规律。
高一级梁金华老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充分发挥了启导作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二级谢仕莲老师的《盐类水解》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得出并不是所有的盐类都呈中性的结论,并引导学生从盐的分类来分析,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的关系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
生物:设问探究,小组合作
高一级庄莹莹老师的《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层层设问,启导学生思考;高二级王嘉明老师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以小组形式展开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两节课都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政治:学生为主,于情境中领悟
高一级李钗淼老师的《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以一例到底的模式组织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紧密相扣。设计旅游攻略、小组探讨等活动,调动学生兴趣,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高二级刘宗诚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问题调查、视频展示、节目回顾等方式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体会、感悟,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再通过对中央精神的学习并结合生活的实践来学习该如何去外化于行,学以致用。
历史:让知识与生活接轨
高一级盘庭婷老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以热点事件打捞致远舰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重史证、孤证不立的考证过程有新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二级孙明艺老师《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以地图名称导入三民主义,以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在课堂中凸显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贴近生活感受地理之美
高一级王幽萍老师的《热力环流》一课,教师展现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情景(鸡笼顶上的飘动的红旗、生活中怎样切洋葱),通过学生做实验(演示热力环流)并录成视频等环节,师生合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二级陈莹莹老师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一课,能够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掌握地理的读图方式,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艺术
艺术科杨权老师的《水溶性头像速写示范讲解》:课堂语言生动,师生互动性强,其中示范水溶性速写头像步骤新颖。
信息
萧传州老师的《交通信号灯——用if语句做判断》一课,作为一节编程入门课,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算法解决问题。
体育
刘硕老师的《挺身式跳远》,在基本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分组教学、组内交流与互助、组与组间的最优技术较量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把一节枯燥的技术练习课上成了课堂气氛活跃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课。
主题班会课
卢灿光老师《选择成就未来——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一课,教学目标清晰,结构完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创设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神话与现实的两个例子,引出本门课的主题。接着,又以新颖的“兴趣岛”和“四个先生”游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欢快的状态下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思考怎样寻找适合自己走的路以及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和探索。最后使用配乐幻灯片《我现在郑重跟你说》进一步升华,让学生明白,在拥有梦想的同时,现在应该脚踏实地,学好基础知识。整堂课氛围和谐,互动性好。总的来说,这节课贴近高中生成长需要,课堂生成自然,运用的是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能让大部分学生对生涯规划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唤醒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实现了预期目标。
教师听课(下图):
教师交流、评课(下图):
撰稿:陈南妃、陈丽茹
摄影:吴茂城、李健成
编辑:李健成
审核:梁峻荣、林子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