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报料身边大小事
活
地
图
FIREMAN杨龙
今年春节,他和以往一样,依然没能回家与亲人团聚,而是坚守工作岗位,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守护阳江一方平安。在阳江8年,他参与灭火救援余次,被赞为“巴蜀硬汉”,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受到上级嘉奖。
3年才适应粤菜口味
第一次吃粤菜,他不是很适应,因为阳江以清淡的粤菜风味为主,川菜更多是麻辣菜式。“粤菜中的白切鸡,刚开始我都不敢下筷。”他说,初吃粤菜时,他看端上桌的白切鸡还带着红红的血丝,不敢下筷,由于在部队经常要训练,不吃也没有办法,不吃又没有其他的肉菜,肚子一下子就饿了,几顿下来,不得不吃看起来还没有熟透的白切鸡。
记忆中的第一次救援他还清晰地记得,在阳江第一次参与救援的场景。
那是年5月,江城区双捷桥附近路段,一辆大货车发生追尾事故。他和战友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只见大货车两排座位的车头,已被挤压得仅剩六七十厘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虽然来救援之前,已跟随老兵观摩、苦练过如何救援,也对事故现场的情况有所估计,但看到惨烈的车祸现场后,他仍然感到不安和难受,有的战友甚至还当场呕吐。
“救人第一”的职责和使命,让他和战友不敢有丝毫胆怯,被困受伤者最终被及时救出。当看到被困者获救后,他第一次明白了消防兵的价值和意义。
从此以后,在我市抗灾救援的第一线,总能看到这位“巴蜀硬汉”的身影。
参加消防救援余次在阳江8年,他参加灭火救援战斗余次,被战友赞为“巴蜀硬汉”,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和受到上级嘉奖,并被评为“红旗驾驶员”“优秀共产党员”等。
熟悉每条街巷每个消防栓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陵岛、月亮湾、凌霄岩等景区、景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但来阳江8年,这些近在咫尺的景区、景点,他却一个都没有去过。他最熟悉的,是阳江的大街小巷,甚至是每一个消防栓的详细位置,堪称阳江“活地图”。
记住大街小巷还不够,因为在接警时,很多报警人自己都不清楚所在位置的道路名称,只能通过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来描述。因此,他除了熟知大街小巷和水源位置外,对路边带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店铺名称、酒店宾馆等,都如数家珍。
“在这里,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来了阳江之后,他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希望能扎根阳江。
他就是“巴蜀硬汉”杨龙。
来源
阳江消防在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