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音响博物馆阳江十八子ldquo刀

看过《无间道》的朋友可能还记得电影中的这个场景,刘德华和梁朝伟饰演的角色在一家音像店相遇,梁朝伟在向刘德华推荐音响时用的词就是“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

刘德华随后花了一万多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其实说起来,HiFi大概是件极为烧钱的爱好了。HiFi是西方的舶来品,不过全世界最发烧的音响博物馆是阳江十八子集团的总经理李积回创办的。

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成立于年,前身是年创建的十八子视听会所。它位于阳江十八子集团总部的二、三楼,占地超过平方米,采用了声学结构设计,拥有独立视听室26间,还拥有阅览、会议等多个功能区。它是全世界最大、藏品最丰富的的音响博物馆,是很多音响发烧友的朝圣之地。

博物馆藏品数量丰富、种类齐全

1、硬件藏品的时间跨度很大、数量很多

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内的器材时间跨度超过了00年,从最早的音乐盒到诞生不久的数字音响。

音乐器材方面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上最早的留声机,还有西班牙的手摇机械钢琴;音响方面PMC、ATC等知名高端品牌应有尽有;此外功放、播放机、家庭影院等包罗万象。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各个时期,不同品牌、种类的和HiFi相关的任何器材。有发烧友表示博物馆里的一根线可能都要十几万元。李积回收藏音响的标准是经典和高端。

2、片源种类数量极多

博物馆收藏了70万张黑胶唱片、10万张CD,囊括的种类非常齐全。美国著名音响杂志《绝对音响》的编辑罗伯特·哈里称黑胶唱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不相上下了。此外博物馆还拥有HP黑胶天碟榜上的10张顶级唱片。

由于黑胶唱片易损坏,难保存,一般已经很少有人用黑胶来听音乐了。而李积回平时只要听到黑胶唱片要处理的消息,他立刻去洽谈收购,来者不拒。有一次,他直接用集装箱从日本将几十万张黑胶唱片运回国内。

博物馆全年对外免费开放

这家发烧音响博物馆全年对外免费开放,不仅接待政府官员,也接待过国内外的发烧友、音响发烧团体,同时也对普通民众开放。作为一家投入巨资的私人博物馆,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发烧音响博物馆本身无法盈利,还需要大量资金来运营维护。

不过发烧音响博物馆成为了广东阳江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参观,这大概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关于博物馆,曾经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位发烧音乐论坛的版主慕名前去参观,去之前他并没有太大的期望。但当天直到深夜,这位发烧友都不舍得离开,看到藏品的他激动得彻夜未眠。

关于创建者李积回

1、李积回本身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李积回是十八子集团的总经理,负责集团的日常经营。十八子集团的董事长是李积回的父亲李良辉。不过李积回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富二代。李良辉于年白手起家创业时,还只是一家小作坊。李积回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中坦言父亲是个出色的工匠,但并不擅长管理和经营,反而母亲很有商业头脑。

李积回则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在经营十八子时技术和营销并重,实现了刀具技术的数次革新,并引入现代化管理。在他的经营下,十八子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刀具行业的领头企业,产品远销海外。早在年,十八子集团的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两亿元。

刀具事业上的成功给李积回在发烧音响爱好上的投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毕竟发烧音响的花费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的。

2、机缘巧合之下成为HiFi发烧友

李积回的HiFi发烧之路最初起源于歌舞厅。早年,李积回为了建立人脉,开展经营,经常出入歌舞厅,后来索性自己开了一家。李积回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音响产生兴趣。据李积回自己回忆说,他第一次购买音响是在年,花了6万多元,刚开始还觉得价格太贵。不过,在使用一年后,李积回体验到了高端音响的魅力。

此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批购入器材和唱片,进入发烧友圈子,逐渐了解并熟知各种音响的知识。到建立发烧音响博物馆,李积回在这项爱好上的投入不下亿元。

、李积回是真正的发烧友

李积回在发烧音响上的投入无人能比,但他并不是叶公好龙。李积回的音乐知识非常丰富,对音响器材和唱片的品牌种类如数家珍,对器材型号的搭配有着独到的见解,经常和发烧友探讨相关的知识。李积回也得到多家知名音乐杂志和机构的认可,“世界第一发烧友”的称号正是美国权威杂志《绝对音响》给的。

李积回平时不嗜烟酒,也基本没有其他爱好。每天清晨,他都要先听两个小时音乐,平日也要花大量时间在发烧音响博物馆里。李积回称,听音乐可以使他舒缓心情,开阔思维。

有意思的是,李积回的本职事业是卖刀,平时常需要和客户介绍不同的产品;另一方面,他经常带着朋友参观体验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这是他的爱好。刀和音乐,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在他身上和谐而神奇地同时存在着。

他在工作和爱好两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企业家与发烧友的奇妙融合,使李积回的身上笼罩着一层传奇的色彩。

以下是关于李总的采访!

杨鸣:我这次参观广州展还有一个大收获。

田园:还有大收获?说来听听。杨鸣:我看完音响展后,顺便去广东省的阳江市参观了我仰慕已久的《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田园:你去了阳江音响博物馆,那你得说说观感,是像传说的那么震撼吗?杨鸣:确实看过后让人感到震撼,《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馆址是在原阳江十八子集团的办公大楼内,这是一栋九层高的大楼,年5月1日创建的。《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当时占地2多平米,而今年10月1日试营业的“世界音响历史博物馆”占地近千平米。这次赶得机会特别好,这两个馆都参观了,而且这两个博物馆还在不断地扩大。因为博物馆的创办人阳江十八子集团的总经理李积回先生,还在不停地收集各种音响名器、历史珍贵唱片及相关历史文物,还在不断地充实博物馆的展品。说到李积回先生,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世界第一音响发烧友”,可他的荣誉称号和身份可不止这个。比如他是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广东省老字号协会会长、阳江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阳江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等。有人可能问这阳江十八子集团主要生产什么,是不是什么高科技、IT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要不怎么那么有实力,我说出来可能让你吃一惊,它们集团的主业是生产刀具的,你像菜刀,厨房用的各种刀具。阳江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刀具生产基地,现在在阳江有超过00家刀具生产企业,而阳江十八子集团是他们的龙头企业,在全国闻名。他们生产的刀具早已行销全国,而且开始走向世界了。我还是暂时不说刀,还是回到音响这个话题上吧。李积回李总大约在2年迷上了音响,此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他玩儿音响就和他研制刀具一样特别的执着特别的投入,用李总的话就是“在刀的物质基础上,音响、音乐才得以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繁华长存。说到物质基础,我还真的说说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的馆藏规模。在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类制成的天籁之音。这里不同展室陈列着各国著名音响。比如Kharma、ATC、BW、Cello、Dynaudio、FM、Goldmund、HALCRO哈尔克罗、Infinity以及Jadis等等。胆机,比如怀旧的马兰士、经典的麦景图、高科技的VTL等等。晶体管,比如知名的车佬、马克、FM、奇力、金嗓子、高文等。以及足足80多万张黑胶唱片,10万张CD,并有18个由李积回先生亲自搭配的音响视听室。还有三个大厅展示个个时期经典的音箱、功放、音源。而且每个大厅都摆放的满满的,足有成百上千件。各式各样的音箱、胆机、唱机...有木制的,有金属的,还有大理石的,琳琅满目,令人震憾!据估算,总共几十间大大小小影音房,花费在音响器材和唱片上的费用,超过一亿元。从拥有到收藏,从独乐乐到众乐乐,这一路下来是如何演变的,我们还是听听李积回先生怎么说。李积回:我从一个拥有者变成一个守护者,这就是一个境界的问题。原来就是我自己的,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的,我要消耗掉,还是我自己的,不对。后来我觉得我要办一个博物馆,过往的人给了我更广阔的空间,他们给了我很多意见,他们希望这个平台可以更加开放,吸引更多的人过来,这个平台是永远没有商业氛围的。那么,我就慢慢地从一个拥有者变成一个守护者。他们说你买一百多万张的唱片,你可以听完吗?一辈子听不完。这些是世界的宝藏,我是守护的一个人。所以我说,世界上成功的人,不是拥有多少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是创造了很大的影响,你看乔布斯有那么多钱,他死掉了,但是他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他给很多人做了一个榜样,一个标杆,像一盏明灯一样,这才是成功。旁白:收藏的喜悦和启迪,唤起了李总想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音响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杨鸣:中国人甚至外国人没有见过,我都没有见过,什么音乐盒,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李积回:别说你,我没有做博物馆,我真的不知道八音盒是属于最早的音响。我当时买那个留声机,我都说10年,这个历史太有意义了。结果看到八音盒,人家说这是最早的,二三百年了。我在不断地完善,因为我希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要不断地完善,不能说一二年就做好。我希望杨老师也好,王总也好,对音乐爱好的人,可以介绍给我认识,让他们帮助我完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珍惜,音响发展到现在,我们的祖先为了追求音响,那个过程是多么漫长,他们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老是在呼吁,作为一个音乐人,如果你没有一套好音响,你对音乐是不尊重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的进步在哪里?在于高保真的音响里。一个音乐家的成长的历程,他有很多唱片,有很多录音,但是你说你能拿手机那种录音来学习?学习不到。旁白:他在收藏的过程中,既有喜悦,也付出了艰辛,更伴随着痛苦。李积回:比如说我GAC版的那一套,当时加拿大有一个华裔,他70多了,年纪很大了。他听说了我的博物馆,他说他这一套音响,他花了20年找齐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套GAC版,一共是00多张,他说要一百万。我后来跟他说,能不能再优惠一些?然后我就买了。当然很多人反对,包括那些卖唱片的,他们反对我买那个东西。我说机会只有一次,你放弃了就没有了,一百万赚的钱可能机会多的是,但是你有钱了,机会可能就没了。所以我决定把它买下来,很艰难。你知道我的东西都不是拿来做买卖的,不是拿来做宣传的。我觉得做博物馆的过程是很艰难,很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放弃了,这是很痛苦的,还有一些东西,可能因为资金来不及,就失去了机会。但是我觉得有很多发烧友,有很多音乐人都来帮这个博物馆,不是帮我。很多发烧友都很热情来帮这个忙,一路发展过来,所以我很感谢这些帮助博物馆的发烧友。但是走到今天,我很快乐,而且朝这个使命不断地靠近。旁白: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博物馆,为何创建在阳江这个小城市,而不是那些文化名城、世界级大都市呢?李总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李积回:大城市的企业家永远停不下脚步,反而你看在阳江这样的小地方,很多企业家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我老是跟人家说,包括一些发烧友,包括美国TAS,也包括网络上有很多的质疑,为什么这个世界发烧友会在这样一个小城里,为什么给他?为什么不从欧美,不从东南亚,不从中国的大城市,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博物馆为什么在这里建起来?为什么没有在大城市里?因为机会少,所以更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而大城市的企业家机会太多了,他们愿意把钱投进去,也永远在找寻这个机会。我们有广州的企业家,有深圳的企业家,我跟他们说,谁能停下脚步,我觉得谁就成功了,并不是说你赚了多少钱就是成功。谁愿意把时间放在音乐里?他们慢慢地也停下脚步了,捐钱捐物啊,但是你再捐多少,那是物质上的东西,没有真正精神意义上的东西。我不会停下脚步,但是停下脚步也是很幸福的,我老是说事业和自己的爱好结合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情。杨鸣:其实幸福是有参照物的。我虽然付出了,很辛苦,但是我得到了,这个幸福感,别人无法体会。李积回:我最幸福的是有很多人来了,他觉得惊讶,我就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惊讶不是说一种动力,我要做得更好,让他们更惊讶。他们惊讶也不是说你拥有这么多,而是在这个小地方,包括一些从北京来的,他们觉得不得了。有很多人想象不出来,百闻不如一见,你饱览不如倾听,听一听那种声音出来的感觉。杨鸣:我想除了李总上面说到的原因,主要还是广东有深厚的音响音乐底蕴,培育出了李总这样有眼光,有见识,有大爱的企业家发烧友。这才在阳江产生了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这个音响文化圣地。田园:好,我们休息一下,先听一首歌,然后再去了解发烧音响博物馆,去听李积回先生关于音响的感悟。请听陈果演唱的《爱是这样甜》,选自雨林唱片《浅醉一生》。杨鸣:很好听的一首歌,休息好了吧?我们继续开始的话题,关于音响关于发烧,可能很多朋友要问为什么要成为发烧友?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发烧友?李总有他自己的见解,我们还是听听他的高见。李积回:你要成为发烧友,我说这里没有师傅,就是发烧友,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师傅,他教导你,他是师傅。其实他也没有技术性,我说技术一个是发烧友,第二个是卖音响的就是技术员。我跟卖音响的人说,我说这个行业不是商业,是服务业。真正做的好的都是那些服务好的人,才卖得越来越多,不断给他升级,不断给他一些吸引。所以我觉得音响确实跟别的不一样,因为音响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烟酒也可以有效果,可以培养你的情趣,但是用完了就没了,音响可以重复地播。而且给你一包烟,你不会记得是谁给你的,但是音乐一起来,你就永远定格在那里,你的心情就定格在哪里。所以我跟他们说,其实一百万买一套音响,跟你买保健品相比,音响绝对是增值的。保健品都进肚子里了,就没了,但是你拥有一套音响,就会有一帮发烧友来,朋友就越来越多。你可能为这套音响配一些唱片,唱片就是文化,也是精神的粮食。你可能会再花一点钱,为音响升级,你只有一套就没有办法,但是你可能会不断地更换音源,更换前级,更换喇叭,都是新的。所以我觉得同样是一百万的消费,我觉得音响是正能量的,而且不断地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而物质消耗了,就没了。这些道理,对我们发烧友来说,绝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很多人一定可以理解。我写了一书,很多都是我平常听音乐的时候写出来的,他们是说发烧友圣经,就是这个原因。你现在让我写,我写不出来,当时能写下来,就记录下来,是我发微博,发







































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白殿疯风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gr/2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