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阳江美女的回忆,引爆阳江糖厂这个网红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m.39.net/pf/a_4769919.html

阳江糖厂:那段年少如歌的岁月

第一章阳江糖厂,没落的贵族

当我再次踏上阳江糖厂这片熟悉而又变得陌生的土地,我的思绪顿时好像飞回到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快活自在,时刻让我魂牵梦绕的童年!

再次踏入这片曾留下我太多足迹的土地,尘封的往事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一幕一幕在我脑海里重现。这么多年来,我很少再回到这里,因为每回一次,内心总是有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每回一次,心里必定会更失落,更惆怅,更唏嘘,更无奈,更伤感……

我5岁到14岁这段快乐的时光是在糖厂里渡过的。国营阳江糖厂于年筹建,年起建,年底投产,占地面积31万平方,职工将近两千人(连家属在内有三四千人)。厂内有压榨、动力、造纸、制糖、矿泉水等车间。九十年代以前,糖厂一直是阳江市工业的老大,以前无论市里搞什么活动,阳江糖厂的队伍总是排在首位。

以前的糖厂,就像一个贵族一样,曾经盛极一时地屹立于东钵山,傲然俯视着其他望尘莫及的单位。只是,到了九十年代,属于糖厂的辉煌早已过去了,糖厂连年亏损,只好停产,最后还要卖地还债。

糖厂没落了,我们这些职工的子女,就像以前没落的王孙一样,心痛地看着自己的故土易主,却又无能无力。对于我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而言,糖厂,就像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在我心中,有如神灵一样让我膜拜。然而,再盛大再辉煌的帝国,在历史更迭的剥蚀中下也会没落甚至灰飞烟灭。对一个曾真切的感受过糖厂的辉煌与荣耀、热闹与繁华的人而言,永远也不想去体会此刻糖厂的冷清与落寞、萧条与孤寂!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糖厂还是很风光的。那时的糖厂就像现在一个大型的社区,不,比大型社区的生活配套还要齐全:有学校(小学到中学)、幼儿园、电影院、医务室、招待所、储蓄所、舞厅、饭堂、冰室、游泳池、(两个,大的游泳池深达6米,只怕现在没有一个社区的游泳池能相比)、操场、小卖部等等。糖厂里面还有好几座山,糖厂子弟学校就是靠山而建,学校旁边便是家乡的母亲河——漠阳江。

我在糖厂居住的这九年的时光,可以说是糖厂由最鼎盛的时期逐渐走上衰落的时期。我记得读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我读初中时糖厂开始没落了),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糖厂都会举行游园活动,每一次我都会得到一些奖品,虽然只是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但对那时物质贫乏尤其是零食稀少的我来说已是非常开心非常满足了!

我读初二那年,家里建好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房,我们全家便搬离了糖厂。后来,我去了广州读书,毕业后又留在了广州工作,每年只回一两次家乡。虽然家里离糖厂很近,但毕业后我就很少回糖厂,因为每回一次,总会想起往日繁荣热闹时的情景,内心总会泛起一阵伤感与痛楚。

今日,我约上了8位摄影师,再次踏上了这片曾经留下太多回忆的土地。

“国营阳江糖厂”的大门早已拆掉,现在这里是一个市场,商铺林立。走到这里,还是可以感受到热闹与喧哗。只是再往前走,就越冷清越幽静。

以前开榨时停车的地方,现在成了一个在建商品房的工地,而对面,也就是以前糖厂驾校办公室、糖厂派出所的旧址上,是一个叫“龙源居”的商品住宅小区。以前凉亭山(因山顶上有一个凉亭,因此而得名)下的小路,现在成了进出糖厂的大路,山早已炸掉了,路两旁建了一栋又一栋的居民楼房,很多糖厂的职工在此居住。

粤宝矿泉水厂还在,我妈以前曾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粤宝矿泉水厂在建厂之前,请了国内的专家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水中含有锌元素,粤宝矿泉水是全国唯一锌型矿泉水。因为专家说“锌”对青少年发育非常有帮助,所以很多厂里的职工都会带上大容量的水箱、水桶来装原装矿泉水带回家里喝,我小时候也喝了不少。

我在粤宝矿泉水厂门口留影

小时候,凉亭山脚下的这条小路是我经常采撷植物标品的地方。那时,路两旁长了很多植物,还有两道小水沟,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还可以捉到一些小蝌蚪。小学时候,我很喜欢制造植物标本,经常来这里采撷植物。这里的植物可真是多种多样,绝大部分我都叫不上名字。我还记得,有一种叶子,好像孔雀开屏后的羽毛一样美丽,我自己帮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孔雀叶。小学时我最喜欢用孔雀叶来做书签。可惜现在,那些可爱的植物大部分都被炸掉了。曾经美丽的植物标品,只能活在我的记忆中了。

我想起以前,吃完晚饭后我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满厂飞奔,每一次都要沿着糖厂兜上好几圈。车间区是必去的地方。当时糖厂有好多车间,我一个人在傍晚时份骑着自行车,享受着年少轻狂、无所畏忌的快乐!那时工人早已下班了,车间区有时空无一人,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偌大的车间区里,有时会有一种苍凉孤独、遗世独立的感觉。可毕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这快乐的奔驰游戏。其实现在想来,我是绝不会一个人去那里的,我会觉得那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万一那里潜伏了坏人怎么办?可年少的心是不会想这些问题的,年少的心总是勇往直前,再加上那时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那时我经常和弟弟还有一些小伙伴上山玩,有时也会一个人跑到山上,那时根本就不会去想在那些僻静的地方会遇到坏人。小时候我真的很单纯,总是天真地以为这世上全是好人,总是把这世界想得太美好!

沿着小路一直走到了操场上边的职工宿舍,职工宿舍前面以前是一个市场,小时候我妈经常会带上我和弟弟来这里买菜。宿舍现在已残旧不堪,早已没人居住了。十几年前这里的宿舍楼、医务所与招待所大楼改为了某技工学校教学楼及宿舍楼,但这所学校也在约十年前搬走了。

来到这破旧的宿舍前,摄影师都说这里的场景不错,很适合拍照,光是在宿舍楼及宿舍楼前的两处空地,便有三处可以拍照的场景,他们议论纷纷,说这里肯定可以成为阳江新的网红打卡点。话不多说,大家看图看视频。

败瓦残墙,窗碎门旧,故园寻梦,往日繁华,一去不返,内心无尽唏嘘!正是:此地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斑驳的墙壁、生满铁锈的窗户、古老的大榕树,默默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宿舍楼后面还有一栋大楼,依山而建。一楼曾是医务所。小时候身体不适,爸爸妈妈便带我来这里看病的。在我的记忆里,医院那股浓重的消毒水味道,医生护士都是很和蔼很亲切的。

有时我会自己一个人来这里,向医务所里的阿姨们问好。三楼是糖厂的招待所,妈妈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好长一段时间,我和弟弟经常会上三楼玩。现在我只能在这栋大楼前方的阶梯上留影。

我坐在阶梯上沉思,回忆往昔,突然间想起了我最爱的词人纳兰容若一句词:“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大楼旁边是一个小公园。以前这个小公园是有围墙的,还有一座假山与一株古老的大榕树。我和弟弟及其他小伙伴经常在公园里追逐玩耍、唱歌跳舞。这里曾经承载了我太多太多快乐的回忆,可如今,这里杂草丛生,还有数十株芦苇无声地讲诉着往日的欢乐与热闹。这几年,我一直想在拍一辑芦苇人像,没想到,却在糖厂惊喜地看到了这处小小的芦苇丛,我连忙叫上摄影师帮我拍摄。照片出来后,我从照片中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春光的明媚。

人生处处充满惊喜与意外,我想不到在糖厂竟然还可以拍摄一辑芦苇人像,而且还拍得如此唯美!感谢陪同的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了我此刻的美丽!

公园下面是一个大操场,以前这里人气是最旺的,每天傍晚,总会有很多成人及学生在操场打球,更小一点的小孩子则在操场跳绳、追逐奔跑。以前的糖厂,每年至少会在操场上举行四次大型活动:春节与中秋的游园活动(全体职工与家属都可参加)、职工体育比赛、学校体育比赛。举办活动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现在,只有几个小孩子在这里玩耍。

从在宿舍楼前面的空地拍照开始,便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小女孩子围了上来,她们一直跟着我们,几个小女孩对我说:“姐姐你好漂亮,你不是不网红啊?”我告诉她们,我以前就是糖厂的,她们一听我也是糖厂人,非常开心,还问我要抖音号,可惜我只顾着拍摄,匆忙间忘记告诉她们了。

操场旁是电影院。我六年前回来的时候,电影院前面犹如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这次回来,电影院前面的阶梯倒是清理得干干净净,但电影院旁边仍是杂草丛生,在这里,我又发现了一个小的芦苇丛。小时候,我经常在电影院玩耍,那时我总感觉电影院是一个像宫殿般宏伟庄严的建筑:有宽宽的台阶,有高高的罗马柱……小时候,我真的把这里当成宫殿,经常穿着花裙子,蹦蹦跳跳走下台阶,一边走一边把自己想像成童话中的公主,住在美丽豪华的宫殿里。幻想着英俊不凡的王子,他骑着白马来宫殿迎接我。

在糖厂这家电影院里,我看过了很多部经典的电影。那时大约一、两个月才放一次电影。每次放电影,厂里的职工、邻近的几个村的村民甚至阳江城里的人都会过来看电影。在那样一个年代里,看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以前整个市里只有三家电影院,糖厂电影院便是其中一家,每次放电影都吸引了周边很多观众来看)尽管当时家里并不富裕,但几乎每次放电影,爸妈都会带我和弟弟一起去看。在我的记忆中,我还清晰地记得我看过以下的这些曾经非常经典的电影:《少林寺》、《少林小子》、《木棉袈裟》、《海市蜃楼》、《自古英雄出少年》、《云海玉弓缘》《乱世英雄乱世情》等。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牵着我和弟弟的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就有一种莫名的温情在心里涌动。

阳江糖厂的旧电影院曾经藏着一个小女孩美丽的公主梦!

电影院旁边是糖厂的小卖部,以前这里面不仅仅有我喜欢吃的零食,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有时候需要什么东西,我爸妈就给钱我和我弟,叫我俩去买。

阳江糖厂的小卖部是最受糖厂子弟喜爱的地方之一

再往前,看到了以前糖厂的饭堂与冰室。以前糖厂饭堂的师傅们,那烹饪水平真是没得挑剔,那些饭菜及糕点真的太好吃了,我至今还回味无穷。即使是现在很多五星级大酒店的师傅,我感觉也比不上他们!我和弟弟都很喜欢吃饭堂做的菜。还有饭堂的糕点,相当美味可口,蛋桃更是其中一绝。虽然现在的点心店铺很多,但都没有这种蛋桃卖。那是糖厂的特色,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是我回忆里永无法替代的美食。

还有糖厂的冰室,可以说是市里最早的冰室,每年夏天开放的时候,都吸引来了很多人。天气热的晚上,我们就一家人去冰室吃雪糕。我最喜欢吃糖厂冰室里的鸳鸯雪球和牛奶雪批,实在是太可口了!那时,冰室用的都是真材实料,都放足了成本,而冰室的工作人员,也都很认真很用心做着这些东西,所以特别好吃。

糖厂解散后,我最遗憾的是,再也吃不到饭堂里美味的饭菜和蛋桃了,再也吃不到冰室里那么好吃的雪糕了,再也找不回那种温馨的场景了!往昔种种的美好,都已遗落在岁月的长河里。

“繁华落尽,把酒再叹,回首往昔,昙花一现,曲终人散,谁把弦断,似水流年,缘聚缘散”这首歌的歌词诠释了我此刻的心情。

(未完,待续)

摄影师:蚊子、胜哥、文歌、林敏东、军哥、博记、倩倩等(排名不分先后)。

后记

时隔六年,年12月6日,我再次踏上了阳江糖厂这片土地,与8位摄影师一起,开启我的寻梦之旅。

六年前,我回到了这里,写下了这篇《阳江糖厂,那段年少如歌的岁月》系列文章,我以“彼岸花”的笔名在大阳网论坛、阳江最前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gr/11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