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纳谷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纳谷科技”)成立于年,
是落户在阳江的一家的美德合资企业,
以生产电筒、灯具和发光产品为主。
近年来,
全球经济疲软、行业竞争激烈,
纳谷科技的营业额却逐年提高,
其生产的手电筒产品占据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
纳谷科技是如何做到逆势上扬的?
小编来跟大家一起探个究竟!
可视化管理,在生产中把控产品质量
电子车间内,穿着防尘服的工人正在利用机械手测试电板每个关键点位的电压情况;装配车间内,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端坐在设备前,聚精会神地进行电筒安装……走进纳谷科技,可以看到整洁干净的厂房、繁忙而有序的流水线……
纳谷科技的每个生产车间都配备了电子大屏幕或质量宣传栏,上面每条生产线的产能、效率、返工、产品检测等情况清晰可见。纳谷科技营运总监TomBarella告诉记者,5年前,纳谷科技引入精益化生产理念,通过可视化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一目了然,有利于在每一道生产工序中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
在装配车间,每条生产线旁都有葡萄图绩效考核卡,而每个葡萄图写有姓名、工号等信息,一串葡萄共31个葡萄构成,每个葡萄通过深浅不一的颜色代表员工每一天的工作表现。“除成立品质委员会外,我们十分注重在生产过程监控产品质量,这样的可视化管理可以让员工及时知道作业中的差错并改正。”TomBarella说。
可视化管理还有利于物料的管理。看板清楚显示每个生产车间所需物料情况,生产车间需要多少原料,仓库就会有指令,不会拿多也不会拿少,降低库存,节约生产成本。
员工一专多能,工作更有效率
纳谷科技的产品有多种,被誉为全球顶尖电筒品牌之一,其户外产品受到外国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等不同群体青睐。纳谷科技引入的“U”形单件流水线是该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在装配车间,是由6或8个人组成的流水线成U字形,工人紧挨坐在一起,可以有效节省空间和等待的时间。U形流水线之间的工人还可以互补,一个人没完成手上的工序,另外的人转过身就可以帮忙完成。每一条流水线上方装有独立的废气采集管道,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管道集中处理。
TomBarella说, 很多传统企业采用的是直线生产线,U形单件流水线以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可根据订单情况做不同的产品,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降低库存存放时间和空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相对来说,直线流上每个员工是孤身作战,而U线流更讲究团队精神,固定岗位的工人被解放出来,成为多能手,达到让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情的效果。
年实行精益生产后,纳谷科技用了两年时间不断优化生产线,目前U形单件流生产线出货时间比直线流提高了一倍。“以前出货时间为天,现在54天。在生产部门从人缩减到人的情况下,产能从年的万美元增至年的0万美元。”TomBarella说。
来源
阳江日报
编辑
冯宝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