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抓好城区扩容提质,利用双创契机推动环境优化——
住在阳江滨海新区的陈女士每天回家都会路过正在建设中的漠阳湖公园。年的最后一个月,滨海新区漠阳湖公园开始建设。“公园建好后住在滨海新区就更舒服,晚上在家门口就可以逛公园。道路越来越畅通,医院也陆续运营,加上即将开通的城南高铁站,我们的房子可升值了不少。”看到新区环境日新月异,陈女士难掩兴奋。
打造一座“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羡慕”的宜居城市一直是包括陈女士在内的所有阳江人的目标与梦想。在过去的年,我市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我市借助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优良基础和经验,打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模范城市的攻坚战,城市品质有效提升,城市发展实现大跨越。站在区划调整的历史新起点,阳江也由此进入了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来大城区发展新时代。
两区同城阳江城区大幅扩容
刚刚过去的年,注定要在阳江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年1月21日,与阳江市区紧密相连的阳东县撤县设区挂牌,成为阳江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此,这片总面积约.0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的发展热土,开始了由“县”到“区”的历史性转变。通过区划调整,更好地规划空间布局、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全市和阳东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我市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历史性机遇。我市行政区划进入“一市一县四区”的全新格局,市区范围全面扩容,江城、阳东“一城两区”的同城化时代到来。对全市而言,阳江中心城市区域迅速扩容,市区的面积增加,发展空间迅速扩大;市区面积增加近4倍,市区人口接近翻倍。通过这样的整合,阳江市区将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按照相关规定将能享受到国家和省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有利于阳江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占得先机,赢得优势,促进区域跨越发展。
向南向海发展城市蓝图成为现实
中心城区向南、向海发展,在城区就能够直面大海,是阳江人民一直以来的共同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更凝聚了省委省政府的热切期许。
规划总面积.9平方公里的阳江滨海新区,犹如一张刚刚铺开的白纸,在去年一年的时间内,已然绘就了一张建设发展的美好蓝图。打造“三个中心”和“五座新城”:即把新区打造成阳江新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智慧动感新城、蓝色产业新城、生态宜居新城、文化旅游新城和活力乐透新城。
自去年3月份挂牌运作以来,滨海新区全面实施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现代产业带动、城市南拓发展四大战略,目前‘七纵五横’道路、江城一小城南校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城南污水处理厂、漠阳湖公园等一大批项目的规划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走在如今的滨海新区,整齐有序而又具有特色的住宅区如雨后春笋、笔直宽敞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崛起……滨海新区起步区建设可谓风生水起。随着一系列高水准规划的逐步实施,阳江滨海新区的美丽蓝图将很快变为现实。
双创攻坚推动城市提质给力幸福阳江
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硕果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宗旨,而让市民住得安心舒心则是一座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年初,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市的城市发展工作传来捷报,阳江市正式荣膺为国家园林城市。
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的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阳江已成为一座绿色生态、朝气蓬勃的城市。去年,我市继续精心管养和完成了一批绿化项目,完成了富华小区、新江北路、东风路、江朗大道及市区各路段泥土裸露黄土绿化整治,以及创业北路、富康西路两大绿化工程,换植、补植各类绿化共平方米,市区绿化生机勃勃。生活在城区的居民“抬头见绿,起步闻香,树越来越多,景越来越美”。
城市发展的步伐仍未停步!我市吹响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号角,进一步塑造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幸福阳江建设。我市以创卫“十大工程”为抓手,城区28家农贸市场全面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一个个集贸市场在创卫活动中旧貌换新颜,市民购物环境显著提高。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是创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市采用网格化管理,相关部门和主要负责人挂点扶助,原本脏乱差的社区村庄变得整洁干净,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创卫工作带来的好处。
徜徉在阳江街头,绿树掩映。高标准的道路贯穿城区,四通八达;两旁香樟苍翠,大王椰参天,鲜花增韵;公园广场,布局清晰,功能完善。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于市委市政府打造幸福阳江的决心,来自于着力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理念。一座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正在崛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