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敌人连续围攻6天都灭不掉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再苦再险都不能难倒我们八团!”
“我们相信胜利最后会属于我们,人民一定会取得政权来当家做主!”
在无数次这样艰险的战斗中,他不畏生死,浴血杀敌,为阳江的武装斗争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这位铁血汉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阳江县长姚立尹。
姚立尹,原名姚乐尹。年生于阳江县塘口乡桐油塘湾村一个书香之家。从小成绩优异,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参与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参加革命后,刘田夫(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广东省原省长)将他的名字改为姚立尹,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团二连指导员,漠南独立大队大队长,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阳江县人民政府县长,阳江县人民法院院长。年,姚立尹调任湛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湛江地区专员公署办公室副主任、湛江地区专员公署粮食局长、海康县委书记等职。“文革”中受到迫害,平反后任廉江县委书记、湛江市委副书记等职,年从湛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离休。
加入部队开展“小搞”年,我当时23岁,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加入了部队。年10月,朗底突围后,部队实行分散隐蔽。我带领一些人在桐油大山以烧炭、种烟、砍柴为生,过着一段十分艰苦的生活。
云雾环绕的桐油大山,山那边就是阳春
年,中共香港分局派吴桐任中区武装负责人,并成立两阳武装工作委员会,马平为召集人,曹广、我、陈庚、陈枫为委员,5人的代号分别为“风、雪、夜、归、人”。
年初,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公开用以前“解放军六团”名字,恢复党的活动。
年9月,我们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小搞”,扩大游击区,壮大武装力量,打敌乡公所、保公所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们在河口、上下双、金堡、那旦、漠东山区、蟠龙等地,把武工组集合起来,把隐藏的步枪、机枪拿出来组成一支武装队伍,叫雪枫队,由马平、曹广率领。陈枫、陈庚和我,每人各自带一个武工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群众路线”是斗争致胜的“三大法宝”。那时,武工组在漠阳江建立了税站,开展收税和收军粮工作。在轮水,武工组做好地方头面人物谢仲云统战工作,先在轮水征收军粮,后扩展到阳春先农征粮,并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
姚立尹早年在旧仓小学教书并参加共产党
“横山有位乡绅经过武工组做统战工作以后,十分支持游击队在横山活动。后来,我了解到这位乡绅与坡尾保公所的保长是亲戚关系,于是,我们便以乡绅朋友的身份认识了保长。有一天,我们几人和保长吃早饭时,保公所的联防队吹哨集合准备出发。有人问保长,联防队集合去哪里?保长说:“去上双打姚立尹!”保长和联防队做梦也没想到,我就坐在他们的面前吃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自豪的。
”贯彻“小搞”方针后,我带领的武工组很快发展成为有20余支步枪的队伍,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彭湃队”。年1月,两阳武装队伍集中到恩平清湾进行整编,将“雪枫队”扩编为漠东独立大队,大队长为曹广,政委为马平;将“彭湃队”扩编为漠南独立大队,我任大队长,赵荣任政委。
开仓分粮壮大队伍年闹春荒。3月,上级传达“大搞”方针,党领导人民到处组织起义,开仓分粮,组织农会,减租减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年5月,中共两阳特派员李信根据中共广南分委指示,宣布分别成立漠东县工委和漠南县工委。李信兼任两县工委书记,漠东工委委员是吴孑仁、马平;漠南县工委委员是赵荣和我。
成立两县工委和漠东、漠南两个独立大队后,两县的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为了扩充兵力,漠南独立大队派周文奏、韦汉威到阳春金堡肖背迳村组成一支20多人的农民起义武装队伍,在金堡圩打击反动地主,破地主的粮仓分粮。经过无数次战斗,漠南大队发展到七八十人,武工队活动的范围更大,织篢、蒲牌、儒洞、横山、塘口、金旦、龙门等游击区连成一片。
年2月,撤销中共漠南县工委建制,成立中共阳江县委,我任委员。当月,在塘口梅花地村成立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我任县长,同时将漠南独立大队扩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第八团。虽然当时我被任命为县长,但民主政府一直随八团战斗,以民主政府名义发出多个布告宣传我党的主张。这些布告通过地下党还贴进了阳江城,敌人十分震惊。
阳西塘口镇梅花地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亭
七天七夜浴血奋战年7月初,国民党军团团长雷勋(称为“雷团”)率领7个连,伙同当地保安部队多人“扫荡”漠南游击区,妄图围歼我第八团。经过商议,决定让我率驻在阳春龙门圩的八团一连和电白县独立连,把“扫荡”敌军引到茂、电山区,然后伺机打掉那霍乡公所。
当晚,我立即率队出发,但行军过程中,队伍多次遭到敌人伏击,一夜两次战斗,刚消停下来,饭未煮熟,战斗又打响了,只好在山上边打边吃。我们部队当时已经暴露了,不能再按原计划进行,只能尽快突围到电白、茂名去,向西挺进。
在八甲两天两夜,我们遭到敌人6次袭击,部队走到哪里,敌人就跟到那里。战士虽然很疲劳,但无一人掉队。当队伍抵达龙文子时,得知敌人调动9个连队向这里追击,诱敌的策略成功了,所有战士都兴奋起来。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和包围,部队不顾疲劳,迅速抢占了大轿顶的制高点,居高临下阻击敌人的进攻。过去几天,部队日夜行军打仗,爬山涉水,不少战士脚趾已经糜烂,他们仍凭着坚强的意志,抗击着数倍于我们的敌人。
阳西县塘口镇桐油塘湾自然村姚立尹旧居
当时两个连队党支部认为,既已达到把敌人拖到茂电山区的目的,便不适宜继续恋战,应迅速跳出包围圈,向阳江方向转移。当部队在云潭圩涉水过江时,遭到国民党军袭击,我们用密集火力压住敌人,才能顺利过江。
那天天未亮,独立连将队伍带到马踏严坑,休息了一个白天。晚上从严坑出发,战士们日夜行军未休息过,走起路来脚痛得流泪,我心里十分难过。一连机枪已没有子弹,每杆步枪也只剩下几发子弹,若遇到敌人,有被消灭的危险。
但战士们靠着坚强的意志,经过七天七夜13次战斗,终于返回了漠南这个老区休息,“西征”也完成了跳出外围、诱敌西进的任务,敌人围歼八团主力的阴谋破产。
协助大军歼敌4万胜利解放阳江年8月,为阻敌南逃,按照上级指示,我们八团要把广湛公路的桥梁烧毁,还要把漠阳江以西至儒洞的桥梁全部烧毁。
10月22日南下解放军解放了春城,解除了冯思式的保安团武装。他们继续水陆并进追歼敌人时,我们八团在潭簕圩与南下解放军会师。
姚立尹战斗的地方现在已成为爱国教育基地
24日,我军在望牛岗一带截住了刘安琪兵团,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为配合战斗,我率队留在双捷搞支前工作。
26日,我军对敌发起了总攻,中午结束战斗。除刘安琪带少数人从海上逃走外,其余4万余人被消灭。
26日,我率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成员从双捷经漠阳江坐船进入阳江城办公。27日,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阳江县人民政府,当时27岁的我担任首任县长,陈华任副县长。
年7月——年11月,姚立尹任廉江县委书记兼县武装部第一政委时留影
年8月,姚立尹(后排左一)参加广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留影
离休后,姚老居住在湛江,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发展,为阳江党史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对利用党史资源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有过建议。
姚立尹在看记者带来的《阳江日报》
记者采访姚老夫妇
采访结束时,姚老饱含深情感慨地说,当年能在两阳的武装斗争中赢得胜利,全靠党的领导,两阳人民子弟兵的浴血奋战和流血牺牲,全靠家乡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他衷心祝愿阳江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努力建设富美幸福的新阳江。
策划
黄仁兴
统筹
梁小可
撰文
刘再扬
图片
刘再扬、陈建华
视频
陈建华
编辑
任明皓
阅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