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科学在理科中是最先进的前沿,气象科学研究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用于大气科学。
——曾庆存
阳江街坊们,今天小编要介绍的
是个重量级的人物
阳江籍世界知名科学家
中科院资深院士曾庆存院士
瑞士日内瓦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8次会议做出决定,将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先生。
咳咳,先插播个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国际气象组织奖”?
国际气象组织奖(IMO奖)是全球气象界的最高荣誉奖项,享有“气象诺贝尔奖”之称。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每次只奖励一人,用于奖励全球在气象、水文和地球物理科学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
曾庆存院士是世界知名科学家,在大气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卫星气象遥感理论、数值天气气候预测理论、气象灾害预测和防控调度问题以及地球系统模式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为国际学术交流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岗列玉沙村走出的世界知名科学家
年5月生于广东阳江江城区岗列玉沙村。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年在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年至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年至年,任中科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年至年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
年,曾庆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庆存院士在大气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数值天气预告理论、气候数值模拟和预测理论、计算数学、大气遥感理论以及自然控制论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
曾庆存先生的弟弟曾庆丰,是中国地质学家。
曾庆存院士的回乡之旅
作为一名从阳江走出去的世界知名科学家,曾庆存院士不曾忘记远在千里的阳江,多次回到他熟悉的家乡。
在曾庆存院士公开的行程中,年他在阳江县政府的邀请下回乡参加恳谈会,并对青年学生演讲。而最近一次公开的“回乡之旅”是在年,曾庆存院士在参加广东省气象局有关会议之后,在广东省气象台和阳江气象台的邀请下顺道而回。
年这次回乡,曾庆存院士回到自己的母校阳江市第一中学,他选择以感恩故乡和鼓励后辈作为演讲内容,鼓励母校学子勤奋刻苦、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曾庆存院士曾接受本报专访记者:阳江走出了一个气象学群体,对有志于气象学的后辈,您有什么好建议?
曾庆存:纠正一下,应称为“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是对气象学的拓展,它主要研究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大气及周边的相互作用。
大气科学在理科中是最先进的前沿,不要用旧的气象学的眼光来看待。气象科学研究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用于大气科学。在国内,每年报考大气科学的人不少,在国外,如美国气象部门和海洋部门,气象专业也是最受欢迎的专业。所以,大气科学这个专业很有前途。
我希望阳江的学子,如果想从事现代科学、服务国计民生,可以考虑报考大气科学。
记者:您在演讲中旁征博引,看得出您很热爱诗词。
曾庆存:气象与诗词文学关系密切,比如“风花雪月”,这四个字无不涉及气象。文学不可能脱离气象,我们不难发现,在文学中制造环境气氛多与气象有关。我个人就很喜欢诗词,小时候在家务农、牧牛,听惯了山歌,对诗词化的歌词耳熟能详。阳江、广东乃至全国人民都有一种诗词情结,源远流长,从诗经至唐诗宋词,这些都熏陶、感染着我。
我喜欢诗歌,希望有一天,能出版一本科学和文学结合的书,用诗歌的方式来介绍大气科学。美丽的春景对应什么天气,卫星照片是什么样的,气流冷暖的变化是怎么回事。用诗的语言,告诉你科学怎么回事。
整理自
阳江日报新华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