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亮点纷

<

一直以来,广东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谋划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助力构建法治乡村治理新格局,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截至目前,广东共有个村(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个。

挂上了“国字号”省字号”招牌

创建工作有怎样的特色?

让普法君带大家听听各地市怎么说!

01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保障措施

广东各地高度重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

广州市

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至今已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个、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1个,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深圳市

深圳市印发了《畅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联系机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联系机构、联络员、联系内容以及联系方式,为加强对基层的支持和指导打好基础。

河源市

河源市出台《河源市“夯实法治基础护航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以“十一个一”举措推动乡村法治建设,明确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乡村法治基础建设经费可以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中列支”。

▲目前已有和平县确定万元(年已到账60万元)、东源县确定万元(年)、连平县确定万元乡村振兴的资金用于乡村法治建设。

东莞市

东莞市坚持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纳入依法治市工作计划进行推进。东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以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东莞万江街道的滘联社区,处处皆是静谧怡人的景致,然而在几年前,这里却还是另一幅景象

中山市

中山市每年印发法治创建活动方案、各职能部门分片督导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部门联动,强化督导,定期对各镇(区)、村(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及时督办。

02

以民主聚力量

以法治促发展

广东各地强化民主与法治引领,不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佛山市

佛山市坚持以健全村居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切实落实民主决策,推进村居民主监督,加强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

惠州市

惠州市深化依法治村、以德育人、村民自治,通过“党群联席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议事协商机制,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村务监督制度;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社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调动村民法治德治积极性。

湛江市

湛江市完善民主法治制度,健全自治制度,优化纠纷调处机制,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和民主决策要求,以维护稳定作为着力点和主线,将矛盾化解在第一道防线。

阳江市

阳江市司法局联合有关部门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协同开展,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优化法律服务建设,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多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广袤乡村,依法依规解决征地、土地承包等纠纷,有力推动平安和谐乡村建设。

▲年5月26日上午,阳江市“民法典进社区”活动在江城区南恩街道马南社区大众议事亭举行

茂名市

茂名市在创建活动中要求各地创建单位的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有集法治宣传、诉前调解、诉讼服务、以案释法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法律服务,并设有专门的法律图书专柜,并制定上墙了“学法读书会”制度。与驻村律师合作不定期开展学法读书会活动。

云浮市

云浮市结合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拓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路径,推进“法治元素+村居发展”,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振兴设施。云城区思劳镇城村村旅游景区吸引力不断提高,罗定市附城街道丰盛村获“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称号。同时,推进“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利用红色基因和当地资源,提高法治宣传教育融合度。

03

融入地方特色

构建法治文化

广东不少地方在开展民主示范村(社区)创建中,推动将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结合,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

江门市

江门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侨乡文化底蕴,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过程中,以法治促发展、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探索出一条以法治化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逐渐塑造出一批独具侨乡乡村特色的民主法治示范村。

▲江门市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将法治元素融入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向村民及游客宣扬法治精神。

潮州市

潮州市因地制宜,深挖当地特色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饶平县大澳村、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桥东街道下津村等多个特色乡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及其他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梅州市

梅州市积极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创新“客家事客家解”调解品牌,运用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法律明白人”以第三人身份参与到农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巧用客家家训、谣谚、叔公、客属等客家文化融入人民调解工作,打造矛盾纠纷客家解法,着力实现“客家事客家解”。

清远市

清远市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现有宣传资源、自然景观相结合,依托现有的公园、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资源,融入法治元素,建成了凤城街道法治文体公园、东门法治文化走廊、石角马头村红色党建法治宣传阵地等具有各地特色的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将法治文化融入百姓日常,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法治文化。

汕头市

汕头市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持续深化四级同创,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法治实践,苦练乡村治理“内功”,让法治贯穿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加快形成有本土特色的法治乡村样板,努力让乡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04

探索创新形式

深化便民利民

将法治化思维与智慧化手段相结合,让法治成果更全面、及时、公平地惠及群众及企业。

珠海市

珠海市培育珠海市“法治乡村(社区)示范点”、珠海“法先锋”基层民主治法治示范点等6个示范单位,以点带面扩大法治乡村建设成效。通过“珠海智慧普法”平台增加“四级同创”子功能模块,平台获评全国政法职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征集智慧司法创新案例。

梅州市

梅州市在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配备了智慧普法一体机,在法律机器人“法通小博士”“法律明白人”和后方律师团队加持下,为当地村民提供优质的民事调解、法律咨询、普法教育等公共法律服务,开启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云”时代,实现乡村基层治理“蝶变”的故事。

▲在帮扶单位广东省司法厅的牵线搭桥下,陂蓬村引进了“法律机器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

肇庆市

肇庆市创新方式,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质效进一步提高。肇庆市司法局在开展申报单位网上形象展示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增设投票推荐活动环节,吸引近3万人参加,推动创建评审公正公平公开、好中选优,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推广效应。

揭阳市

揭阳市深入聚焦“多点发力,以点带面”,结合“一村一品”,创新“N+1”模式(N是下达给各县(市、区)区的指标,1是备选村),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础。

原标题:《广东“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亮点纷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zz/12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