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为引擎和动力澄江走上转型跨越之路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http://m.39.net/news/a_6084001.html
初夏的澄江,抚仙湖碧波荡漾,四野里绿意盎然,处处散发着生态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生态正作为澄江发展的引擎和动力,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在“生态+”的理念中,澄江正全力推进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融合,努力在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中闯出一条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之路。生态优先留住绿水青山五大举措确保抚仙湖水长清   抚仙湖是澄江的魂,也是澄江乃至玉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澄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抚仙湖保护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环保“一岗双责”、“一票否决”,通过“治、截、调、退、管”五大措施确保抚仙湖总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Ⅰ类,着力实施以生态为先导的产业发展举措,全面推进转型发展。   抚仙湖和澄江化石地是澄江的两张世界级名片,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和澄江化石地生态安全,成为澄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命线。   “其他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是以经济开篇,澄江则是以生态打头,生态对澄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澄江县委书记李朝伟看来,保护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是澄江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   澄江在步入“十三五”之时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创新活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全面推行“生态+”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转型发展,把澄江建设成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成为享誉全国的国际生命之城和高原湖滨生态旅游之城。   为此,澄江县按照“一城五镇多村”的规划,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加快推进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及一级保护区2.8万人搬迁安置。同时,计划投资近亿元实施环湖生态建设、流域截污治污、面源污染防治、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五大类工程44个环保规划项目,筑牢抚仙湖保护的生态网。目前,已经完成广南营和马房村搬迁地块湿地、生态调蓄带、仙湖时光栈道和抚仙湖生态展示中心建设。   “抚仙湖每年入湖水量有4亿多立方米,除去每年3亿多立方米的蒸发量,实际可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节水,是澄江‘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李朝伟告诉记者,澄江的发展必须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要以生态建设为统领,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确保抚仙湖水资源供需平衡。为此,澄江县结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力争“十三五”期间抚仙湖径流区耕地实现高效节水工程全覆盖。同时,抓住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设的机遇,全面实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扎实推进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抚仙湖。   抚仙湖面山一些地方的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为此,澄江县将在抚仙湖径流区面山绿化及石漠化治理方面下功夫,通过下力气改造低育林,大干植树造林,力争“十三五”期间抚仙湖径流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7%提高到47%以上,以此增强抚仙湖径流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产业转型提高发展质量   玉溪庄园之云花园。玉溪庄园位于澄江抚仙湖北岸,一期工程高原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园分为云烟园、云花园、云药园、云果园,占地亩。玉溪庄园将有机烟叶的种植理念推广到大农业范畴,创新地将农产品生产种植销售、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动式发展。   “绿色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相辅相成。”李朝伟告诉记者,目前澄江县在三次产业发展方面的比重为14.4:36.1:49.5,一产二产的比较优势已经不突出,依靠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和形势。“我们就是要抓住被列为县域经济转型试点这一重要机遇,将‘生态+’的理念贯穿产业转型升级各个环节,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围绕三产谋篇布局,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通过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三产依托抚仙湖、帽天山优势资源,围绕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以太阳山、寒武纪乐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在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旅游业态培植创新上出重拳,年内全面启动环湖交通、慢行系统、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做精做大做强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一产以庄园经济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围绕旅游业要附加值、谋增收,着力打造农业观光体验、健康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4类庄园品牌,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链和附加值,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户走观光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二产则在控量、稳量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去除过剩产能,围绕旅游业重点在物流上寻求新突破,引进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项目,以旅游业延伸产业发展助推三产发展,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创新推动跨越发展   澄江县凤麓街道廖官营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去年以来,澄江县对凤麓街道廖官营、右所镇小西城两个片区进行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今年一季度,小西城片区完成投资万元,完成安置区围挡、线路迁改、试桩详勘工作;廖官营片区完成投资万元,完成安置区围挡、施工用电架设、基坑支护等基础性施工工作。目前,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靠人,转型发展靠人。”李朝伟说,要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必须更新观念和理念、创新手段和措施,以此推动争先创优、跨越发展。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对抚仙湖流域统一委托澄江管理,实现了抚仙湖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为消除干部怕出错、怕失败、怕担当的思想和不敢试、不敢闯、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澄江县又在全市率先出台实施《建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用“容错机制”来为干事创业者“撑腰”,进一步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此外,澄江坚持把抓实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强化项目的前期工作,围绕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综合交通、生态建设等政策进行谋划、梳理、挖掘,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把项目分解到人,采取从前期到实施运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全力以赴推项目。改革共享建设新型城镇   化石地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与澄江县合作多年的默契与共识。   目前,澄江县正努力申报全国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突出规划引领、多规合一,以“一城五镇多村”总体布局优化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山水林田湖城”协调共生,按照全域景区的理念,把每个区域、节点都做成彰显生态、文化的景观。   以“五网”建设为突破,澄江县抓好以“四高两轨”和“三纵三横”为重点的路网建设、以管道天然气建设为重点的能源网建设、以抚仙湖通用机场为主的航空网建设、以抚仙湖流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重点的水网建设、以“宽带乡村”国家试点工程和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平台为重点的互联网建设;积极争取将抚仙湖环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环湖交通运营系统纳入省级“十、百、千”项目盘子实施;力争年内启动呈澄轨道交通建设和抚仙湖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此外,积极争取国家新型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老城区改造和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2.8万人搬迁,加快推进重大生态文化旅游等项目规划建设,统筹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年内启动环城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内老城区改造,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推进产村融合。(玉溪日报记者张存良赵琳白诚颖)

~~~~~~~~~~~

请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xw/9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