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冰蓄冷系统设计计算
1、工程概况
●建筑性质、规模(面积、层高)、机房位置、变配电房、冷却塔位置、设备层承载、末端管材、末端定压方式等
●尖峰负荷、使用时间、电价时段、供回水温度等
2、负荷确定
●软件计算
●逐时负荷系数
●类似工程
●由甲方提供的设计院计算数据
3、系统流程选择(典型形式)
●冰蓄冷流程:冰球并联流程、蓄冰盘管串联流程
设备选型配置
1、设备品牌
a.制冷机组:约克、特灵、顿汉布什、麦克维尔、克莱门特
b.水泵(乙二醇泵、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蓄热水泵、供热水泵、生活热水循环泵):上海凯泉、格兰富(PACO)、ITT、威乐
c.板换:SWEP、APV、ALFALAVAL
e.蓄冰装置:源牌产品、BAC钢盘管、益美高钢盘管、FACO塑料盘管、高灵冰筒、西亚特冰球
f.蓄热装置(方形水箱、圆形水箱):自制
g.冷却塔:上海良机、上海金日、上虞联丰、广州马利
h.定压装置(乙二醇、冷冻水):自制或外购
i.管道及分、集水器:自制
设计制图
1、现场或建筑图勘察
a.了解冷冻机房和锅炉所在位置
b.机房的层高(该层楼面间的高度),扣除梁高的的净高
c.设备吊物孔或运输通道
d.冷、热水管道走向
e.大楼总高度
f.冷却塔放置位置
g.配电室位置,低配动力电缆至机房的走向
h.排水集水井位置、大小
3、管道接管
a.严格按流程和设计要求进行连管
b.管道绘制采用双线图表示,按真实尺寸进行管道连接,尽可能考虑到现场安装细节
c.受高度空间的限制,管道竖向按二层布管,最多不要超过三层
d.多台设备(如水泵、冷水机组、电热水锅炉、蓄冰盘管等)并联接管时尽可能按同程连接,而在遇到开式多台(常压)设备(如冷却塔、蓄热蓄冷水箱、常压锅炉等)并联接管时不必刻意同程连接,这样会适得其反
e.不同高度而同一方向的管道尽可能布置成同一水平管位,可以节省管道的支、吊架
f.管道布置时尽可能沿建筑物的墙、柱、梁布置,便于设置支吊架
g.蓄冰槽槽体内布管(分配管)可采用左右流的沿槽体纵向两端部进行布管,也可以采用上下布管。蓄热槽均采用上下布管。
自动控制系统
1、自控目标
系统稳定可靠—参数控制准确,控制目标稳定。
节能、舒适环境—通过初步计算平均节能达30%以上。主要采用预测控制、优化控制、模糊控制(多环路PID的整合,解决系统热惰性大滞后的稳定控制)、设备群控、变频调节、大温差技术、温度流量随环境温度动态调整技术等手段。根据人体工程学分析,控制系统各参数以及室内温度和换气次数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开窗户等浪费行为)。根据以上思路编写了控制策略和建模。
便于管理操作维护—智能化运行,低设备故障率快速更换设备设计,根据实际运行统计制定合理的设备管理维护计划,管理者远程监控。
降低运营本。
2、负荷预测与优化控制
根据室外温度,天气走势,历史记录,自动选择主机优先或融冰优先运行方式。
自控系统能根据以往的空调负荷曲线和预报的环境温度,决定当天采用以下哪种运行模式:
a主机优先运行
b蓄冷优先运行
c全量蓄冷运行
3、无人值守
系统可脱离上位机工作,根据时间表,自动进行制冰和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转换,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并向远方报警。
4、节假日设定
空调系统根据时间表,自动运行,节假日和工作时间表容易设置,对重要库房进行恒温控制和远方设定。特殊日期设定工作或停止。
转自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联盟,版权属于原作者,供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