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阳江原生态之美
旅游,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我们都向往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当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渐渐覆盖原生态的宁静,我们穿梭在钢筋水泥构筑的世界,你是否想过去寻觅一处净地,放空疲惫的心灵?小编与您一起寻找原生态美景,挖掘宣传阳江的好山好水,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让走出樊笼的现代人放飞心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你发现好的原生态风景和有好的游记欢迎与小编分享。投稿邮箱:
qq. 大澳渔村是一个古老的渔港位于阳东县东平镇东南,坐落于著名的国家级中心渔港——阳东县东平镇新港东侧海边。东边与台山交界,北边与新洲接壤,西边是大沟镇。离市区约50公里。海湾环抱,烟云起伏,葱翠掩映。走进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这里特有的静谧古朴、自然雅致,俨然远离喧嚣的一方净土。
声名显赫的大澳
东平大澳渔村是一个古老的渔港,史称“六澳之首”,是中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昔日港口商贸繁盛,与广州的“十三行”相并列,史称“十三行尾”。大澳渔村至今仍然保持古渔村风貌,遗迹众多,古色古香,为渔家民俗文化之珍品。有“全国首家渔家民俗风情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渔民民居群”、“大澳万人坟”、“海上日出”、“葛洲帆影”、“疍家棚居”、“古商会旧址”、“海角琼楼”、“古炮楼”等景点,集旅游观光、博览渔家文化等功能于一体。被评为广东省人文历史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东省旅游特色村、于年获得“广东省摄影基地”称号,是现今“阳江十景”之一,阳江市文明村、阳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澳渔村有国内仅存的保护完整的疍家古民居群,建有全国首家民办渔民民俗风情馆,附近是著名的“南海一号”南宋古沉船的出水海域。大澳渔村内,目前还保存着狭长的清明时期前店后坊的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大澳民居按照渔船形制设计布局,是疍家人海上生活和岸上家园的高度精神同构,体现出疍家人对祖先创造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仰。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阳东县东平镇大澳渔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
历史悠久的大澳
由广东阳江市阳东区东行至大澳村,沿途漫山苍茫,遍野葱郁,雾起云端,烟云肆溢,水湾环绕。绿洲居中,有古屋少许,沧桑历尽,看田畴绿水,耕作辛勤。继而绿叶从两面蔓延至眼前,遮天蔽日般,宽阔的大道便立即成了通幽的小径,天与路皆是墨蓝的样子,天地便浑然一体,而在路中间的我们,像是要通过两边树叶映托出的“绿色通道”而直达仙境。此时人自杰,地自灵,不觉通体轻盈,飘飘欲仙。
路尽便是大澳,一个神秘的古港,水上人家聚居的古村庄。
“百年自有能者兴,绝地逢生。”智者赖布衣曾盛誉此地。历史上,大澳村声名显赫,曾入列广东十大港口之一,“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港,与广州“十三行”(清代设立于广州,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并称“十三行尾”。有渔歌唱曰“大澳赚钱大澳花”,道尽了大澳昔日的繁华。
村口雄踞一牌坊,上面“大澳”两字,传说由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整个村庄,四面环山,两面有水,村落必经沿海公路方可与外界陆路通达,于是便似世外桃源一般,躲避了外面的热闹。
少年皆已放船出海,村中极少见人。沿古老街道前行,两旁的民居便是古代商家的门面,前端像苏杭商铺,后面如渔家船屋。与村中老人聊天之际,依稀于古村境界中,看到那卖油的兴福隆掌柜腆着胖胖的肚皮,举着那形影不离、小平常一号的精巧算盘,走出门来,伸起懒腰;又看到那卖酒的福兴昌掌柜,似乎总是不急不慢地走出铺门,早早挂上“酒已卖完”的木牌,然后把木牌朝周边几家商铺的掌柜晃了一下,像是怕谁不知道他家的生意好似的;还看到那卖鱼虾的司徒协昌掌柜,带着几个徒弟又修补起自家的铺门,似乎那个铺门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有人替它搔一下痒……这十三行里,数不尽的是沧海桑田般的巨变,说不尽的是日复一日的故事,道不完的是大澳古村里的往日荣光。
十三行中间便是西洋风格建筑――大澳商会。清末民初,天下大乱,大澳天高皇帝远,无人愿接管。于是盗贼横行,乡邻难安。从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二年,众“掌柜”携手,以商会为根基,保一方民众之平安。推门而入,但见那商会院后的银库里,正门便是商会领袖司徒少松所书“清晏”二字。银库四周遍设枪眼,但凡海盗进村,村民便携家私入库,以银库为碉堡,保财安命。
前行至街的尽头,沿山拾级而上,便是“万人坟”。坟前有一老妪,每遇人访,便替人祈祷,虽语言不通,但其真挚之意,由内心生发。
据载,咸丰年间,一次台风加海啸,令“千帆颠覆,大澳滩头尸殍狼藉”,各地遇难者尸首随海浪漂至大澳滩头。村民深怜之,将这些异地尸骸背至本村风水宝地――“叶里藏桃”的虎头山坡上掩埋。至民国十年(年),狂飙大作,又有许多尸首卷至于此,司徒少松发起募捐,收殓尸体,亦埋之于万人坟,此后但见海上陌生尸骸,都会有村民默默背至万人坟掩埋,这坟墓,分明闪耀着渔民们的朴实与厚德之光。
有浮尸便可能有沉船。大澳渔民出海捕鱼,时常渔网撒下,拉回时却大范围破裂、鱼儿四散逃尽。这便是水底沉船“作祟”。历史上,海难多发,大澳及东平附近的海域多见沉船,成为国内海下考古的热点区域。除闻名天下之“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外,当地老人讲,仅村里人知道的附近海域沉船就不下十几艘。
大澳,代代渔民羁恋于此。步入此地,你定会与游人一样:愿泛舟一叶,携酒满舱,与渔妹遥相对唱,唱岁月苍黄……
大澳村保存着多米清末时期的前店后坊式的旧街,有多户基本完好的古渔民民居、疍家棚居、古商会、古炮台等,大澳渔村至今仍然保持古渔村风貌,遗迹众多,古色古香,为渔家民俗文化之珍品,像大澳这样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渔港,在全国尚属罕见,让人们体会到海水潮汐、渔家沧桑。大澳渔家民俗风情馆
沿着商会大楼往村尾走,一栋外形似桃叶的建筑落于眼前,这就是大澳渔家民俗风情馆。珍贵贝壳、渔获制品、大型海洋哺乳动物骨架、仿宋木制渔船……馆内,各类展品让人应接不暇。
大澳渔家民俗风情馆收集有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和婚嫁用品,藏品中的渔家服饰、网笼、云顶煲、坛罐、梭筒、螺号等,是难得一见的疍民珍品,而渔民婚嫁用品的礼饰、头饰更是渔家一绝。最为可贵之处,是抢救性完成渔民历史、典故的修编,由广州美院设计、监造的渔民渔获大型雕塑组图,渔民婚嫁全程大型雕塑组图,真实还原远去的渔家民俗古风。
摄像机下的大澳
跟随高清镜头
让我们一起领略大澳的美
规划发展中的大澳
“像大澳这样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渔村,在全国极为罕见,也是我省唯一完整保持明清古渔村风貌的文化景区。”东平镇相关负责人说。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阳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村落,大澳成为阳江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东平镇在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彰显浓郁的文化底蕴,走渔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争取打造成为粤西旅游的“新龙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东平镇根据“加强开发、优化载体,发掘、丰富渔家(海洋)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渔家文化品牌,推出旅游精品”的要求,聘请了省内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了《大澳渔村旅游区总体规划》,按照“古渔村、古港口、古商埠”三大主题,整合大澳景区历史人文资源、渔家民俗风情、山海风光等要素,把大澳渔村打造为具有渔家文化丰厚底蕴、历史遗迹保存完整、接待设施完善的滨海文化旅游胜地。
大澳渔村的自然美、人文美,以及它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将会借助旅游的推广,继续口碑相传,名声远扬。
各位想要说走就走,想游就游的小伙伴
加入阳江游友群
游天下享人生
拿攻略,看美景
添加(注明进游友群)
小编拉你进群哟~
想获取最新的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