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一县级市,人口超50万,距广州市1

广东省,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截至年底,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就县级恩平市来说,人口超50万,距广州市公里,至江门市公里,至台山市75公里,至开平市60公里,至阳春市公里,至阳江市55公里。在历史上,恩平这一地名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首先,县级恩平市直属于广东省,由江门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恩平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是珠三角通往粤西的交汇地,东与开平市、台山市接壤,南邻阳江市阳东区,西接阳春市,北连云浮市新兴县。地跨北纬21°5431~22°2944,东经°5951~°3123,东西宽50.24公里,南北长62.47公里。恩平市距广州市公里,至江门市公里,至台山市75公里,至开平市60公里,至阳春市公里,至阳江市55公里。就县级恩平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百越之地。秦朝,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今广东省恩平市一带属南海郡。

汉朝时期,今江门市恩平市一带属交州合浦郡高凉县。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年),在该地区设立思平县,县治大致在今恩平市良西镇恩平铺。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东吴的疆域。东吴黄武元年(年)改思平县为海安县,属广州高兴郡,该地区属之。西晋消灭东吴后,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广州高凉郡思平县。南北朝,南齐改思平县为齐安县,为广州齐安郡治,该地区属之。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废齐安郡留县。

隋朝开皇十八年(年)复称海安县,属广州总管府高凉郡,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之。唐朝,武德五年(年)改海安县为齐安县,属高州,该地区属高州齐安县。贞观二十三年(年),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恩州齐安县。至德二年(年),改齐安县为恩平县,就恩平县这一地名,《明史·地理志》记载恩平县:“县南有恩平江,故名”。由此,就恩平县这一建制,始于唐朝中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北宋开宝九年(年),废恩平县并入阳江县,仍属恩州。

最后,北宋庆历八年(年)改称南恩州,属广南东路,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之。至元十九年(年),今县级恩平市一带属广东道南恩州。明朝成化十四年(年),从新兴、阳江、新会三县析出部分地区再次设立平县,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肇庆府。清朝取代明朝后,恩平县属广东省肇庆府。到了年,恩平县属粤海道。年,恩平县直属于广东省。年6月,恩平县属江门市。年2月,撤销恩平县,设立县级恩平市,直属于广东省,由江门市代管。截至年底,县级恩平市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1万人。

文/情怀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tc/11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