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广播电视台官方 给你不一样的新闻资讯
阳江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切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到供给侧,努力做好海的文章,推动阳江拥海发展、依海而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国人民展现出一幅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其中“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让因海而兴的一座座城市群情振奋,“放牧”着各自的蓝色梦想。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让阳江推进‘以海兴市’的底气更硬、信心更满、干劲更足。”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十九大代表、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山说。
十九大代表、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山
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对做好工作的信心更足
《南方》杂志:作为十九大代表、阳江市委书记,您能否谈谈对十九大报告的理解与体会?
陈小山: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报告通篇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党内外、国内外明确宣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基本方略,描绘了宏伟蓝图,体现了为民宗旨,强化了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听了十九大报告,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对做好工作的信心更足。
阳江港码头
坚持以海兴市,推动阳江拥海发展、依海而兴
《南方》杂志: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请结合阳江实际,谈谈怎样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陈小山:近年来,阳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目前还属于欠发达地区。我们将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举措,奋力闯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崛起之路。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让阳江推进“以海兴市”的底气更硬、信心更满、干劲更足。阳江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切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到供给侧,努力做好海的文章,推动阳江拥海发展、依海而兴。
在产业培育上,突出抓好沿海临港工业。抢抓纳入“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群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4个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推进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推动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广青不锈钢热轧项目等“两园一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不锈钢、电力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同时发挥区位、港口优势,培育发展港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内外著名滨海旅游目的地。
在交通建设上,着力打造以阳江港为核心的立体交通体系。重点加快阳江港、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和阳江港大桥“一港一路一桥”建设,优化大海陵湾港口规划布局,打通出海门户,建设海上大通道;加快推进深茂铁路阳江段等在建项目建设;积极谋划阳江民用机场、广州至湛江高铁客运专线阳江段、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六纵五横”国省干线快速路网等一批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与珠三角及周边经济圈的时空距离。
在城市建设上,致力打造依山傍海、拥江抱湖、推窗见绿的滨海阳江。重点把海洋特色、山水景致和人文底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推进“三横四纵”城市快速路网、漠阳湖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漠阳江、那龙河“两江四岸”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向南向海发展。
阳江海陵岛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海岛。新华网发(缪华摄)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南方》杂志: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业大市,阳江如何推进落实?
陈小山:阳江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从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提高农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培育农村核心产业三方面着手,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把新农村建设过程变成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变成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变成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过程。
一是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立足山边、海边、江边,打造一批山海一色、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示范村,着重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把省定88条贫困村建成中等以上水平的新农村示范村。
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供给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年底完成90%的确权任务。
四是大力加强乡村基层治理。着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阳江美丽乡村
把“绿色发展”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
《南方》杂志: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阳江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
陈小山:阳江依山傍海,生态资源富集,自然环境优美。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推动形成适宜的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生态安全格局。
一是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建设山区生态屏障和蓝色海洋景观带。
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以漠阳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为抓手,加快大河水库引水工程、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保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严把新上项目环保准入关,以绿色为标尺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广东首批古村落——阳西县织篢大洲村。(梁文栋摄)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南方》杂志: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阳江怎样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陈小山:阳江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为阳江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是坚决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行全面从严治党专项报告、专项检查、专项督办、专项通报制度,探索把遏增量纳入主体责任的范围,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迅速掀起组织学习热潮。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分批、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干部。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基层党组织。
三是正风肃纪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创新巡察、明察暗访、审计、督查、信访和“一门一网”平台等作风建设抓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继续深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
原标题:
奋力闯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崛起之路
——访十九大代表、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山
来源:南方杂志
编辑:梁祖韶
点击图片,知晓更多阳江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