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阳江

长尾螺

长尾螺,中文名:锥螺,又叫髻簪螺,实惠美食。阳江大大小小的小吃店,大拍档,食馆的特色小吃。与辣椒一起爆炒,配上啤酒一杯,绝对是宵夜的美味佳肴。

咸酥手撕咸鱼

“手撕咸鱼”用的原材料是一种叫盖苏文的小鱼,与“一夜情”不同的是,“手撕咸鱼”得“腌”个3、5日才能出柜。

听渔夫们说,手撕咸鱼的叫法是国为除去了小鱼的头尾和骨头仅剩下肉,所以便有了“撕”的叫法。

“腌”过的咸鱼,加上酱油、辣椒、味精、葱花等调料作伴,便又成了一道爽口入味的好菜!

阳江玛仔

阳江最有名的两种特色食品是猪肠碌和玛仔。

玛仔又名粉妈仔、刀切仔。用米粉搓成块状然后用刀切成条状,然后放上各种各样的料,最经典的是放虾皮来煮,就成了类似煮汤粉,不过口感与味道可大不相同。很多人以为河粉就是玛仔,其实不一样。阳江的河粉有点特别,比较薄、口感与别的地方不大相同,而做法也不尽相同,比其它地方的河粉好吃。一般吃法是将河粉汤熟加上大骨老汤,配上白切梅肉或者猪利、粉肠来吃。尤其是牛腩汤粉,相当好吃。

椒盐濑尿虾

濑尿虾又称富贵虾,琵琶虾等,虾蛄是其学名。虾里面的膏据说特别补,高蛋白质含量还能美容。外面的椒盐裹住油炸后酥脆的虾皮,非常入味。但尝过里面的肉质却是鲜嫩多汁的,淡淡的海鲜味,很柔软的虾肉,完全不像基围虾那种Q弹带嚼劲的感觉。难怪人们称椒盐虾为吮指虾,这种壳厚肉质却非常鲜美的大虾,跟椒盐的搭配真是天衣无缝。据说在广东海鲜市场有泰国进口的虾蛄,其身长可达到30厘米,价格也较贵。而国产虾蛄体长一般约10至15厘米。虽然它壳多肉少,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0.7%,并且含有维生素、氯酸、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新鲜的虾蛄直接清蒸或水煮也会非常鲜甜,潮汕人则喜欢把濑尿虾用盐、姜和酱油等调料腌制,然后去壳取肉生吃,据说有活血生津、壮阳补肾、滋阴健胃等功效。去市场选购的话,濑尿虾以“长颈”为最佳,濑尿虾头部以下会有节,如果节数多的话,濑尿虾的肉会很多。大的虾一般可以一只只的挑选,在虾有膏的季节就要挑选雌濑尿虾,其肉质比雄的厚,两者最明显区别就在于,雌濑尿虾在腹部靠近头颈的位置,有三条乳白色的横线。雌濑尿虾的膏是从头部一直连到尾部,非常好吃,而雄的则没有。喜欢吃椒盐味道的朋友们,不用跑去酒店,只要掌握这三个方法:浸泡,油炸,炒香调料放椒盐。即使闭着眼睛炒也能做出跟酒店一模一样的椒盐濑尿虾。您既可去壳取肉吃,也可带壳一块儿嚼,色泽焦黄,香气浓郁啊赶紧开动吧!

三丝炒鱼面

“三丝炒鱼面”在整个阳江海陵岛菜肴历史上远可追溯至五百年前的明朝。

鱼面的成型,首先得通过传统人工将主要原料马鲛鱼绞碎,然后在纯手工作用力下将肉碎揉各成肉饼,继而在肉饼擀平后方才切丝成面。

擀好面,放入油锅中配上基本调料诸如生姜、盐、酱油、味精等,再拌入切好的红青椒丝,一道面鲜味浓的“三丝炒鱼面”就大功造成了。

当然,听美食行家介绍,此菜以多变称奇,“三丝”除去鱼面“一丝”,余下的“两丝”皆可自主搭配,像洋葱、胡萝卜等等,都可按个人喜好选择,不过搭配的前提还是少不得“三丝”整体需和谐靓丽,毕竟美食的“色香味”中,排前的还是色泽呢。

大碗粉

大碗粉是阳江近年出现的美食品种,类似汤粉,肚脷、粉肠、猪杂、叉烧等另碟附上,装汤粉的碗很大,名副其实的大碗粉。

大碗粉用料和制作方法与平常的汤河粉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把配菜(阳江人叫餸,其实都是肉)和粉分开来盛放,一碗用青瓷大海碗盛装的净汤粉,一碟自选的熟餸。这样分开,汤粉味道比较纯正,没有混浊感。餸大碗粉的配菜一般有猪肚脷、牛腩、叉烧、中梅肉、寸金等。

大碗粉和猪肠碌都是阳江人最喜爱的早餐,大碗粉制作简单,只需要几十秒一碗热腾腾的大碗粉就端到食客面前,为食客供应需要的热量营养。

白沙鹅乸饭

鹅乸饭是阳江特色食品。

鹅乸饭在阳江老百姓心目中可算得上是餐桌上的极品了。鹅乸饭是一种肉料饭。肉,当然是鹅乸(母鹅)的肉了。去掉鹅皮与骨,取其肉,细切成粒再经过一系列的调味与配料,用猛火爆炒后,再与饭烩焗,最后加上葱花,任谁见了也会垂涎三尺。

鹅乸饭在阳江是和白石狗肉是齐名的。

香味十足,松软爽口,肥而不腻,风味地道!

  

  一.鹅乸的处理

  1、选用一年以上的"黄鬃鹅"鹅乸

  2、鹅乸宰杀,去毛,去内脏和脚翼

  3、用刀将鹅乸起肉,使其骨肉分离

  4、将起出的鹅肉和瘦肉用保鲜膜卷成条状放到冰箱速冻(方便切)

  5、把鹅肉和瘦肉分别切成小粒

  6、起出的鹅骨砍成大块,加冬菇,红枣,煲老火汤

  二.鹅乸料的炒制

  1、切好的鹅肉、瘦肉按6:4分别放入油锅中炒出水份滤干

  2、另起干锅放入肉料炒香装出

  3、热锅,放入花生油加姜末、葱末、蒜蓉爆香,倒入肉料拌炒调入蚝油、味极、盐、白糖、味精、南乳、柱侯酱等调料炒香

  4、装盆冷却,鹅油封面,备用

  三.米饭的煮制

  1、煮米饭前先用水透米,香米和水按1:1.2煮

  2、煮好饭要继续保温约10—15分钟

  3、将煮好的米饭搅散备用

  四.鹅乸饭的炒制

  1、将备用的鹅乸料加入煮好香米饭炒香

  2、边炒边加盐、芝麻、香菜末3\将炒好的饭放入瓦煲烧到微焦

  4、在饭撒上适量葱花

  5、香喷喷的鹅乸饭做好鹅肉营养丰富,自古流传"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

  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之功,暖胃生津之效,是食疗的好原料。常食鹅肉或喝鹅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控制病情发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有良效,对于长期在有铅中毒危险的环境中工作的人,有解毒功效!

猪肚包鸡

肚包鸡,当地人又称猪肚鸡,菜如其名,指的是用猪肚子包住整只鸡来烹饪,行内美其名曰:凤凰重生。而用地道清远鸡为原料制作的“猪肚鸡”,味道格外令人回味。它最早是客家女人坐月子时吃的一道菜肴,据说有非常好的滋补功效,而用以正宗清远鸡为原料制作的这款美食,味道格外令人回味,更将其美名发扬光大。

鲎壳蒸粉丝

鲎[hòu]来自4亿年前的蓝血生物,未曾体验过的洪荒味道。据说,海鲎是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的血液是蓝色的,含有铜离子,海鲎壳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鲎”字怎么写?又该读作什么?也许对许多人来讲,这是一个考古一样的问题。

按学院派的1,“鲎”字音同“后”,是一类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在美食的语境里,潮州菜里的“鲎粿”是最为常见的书写范本,但资深的潮州饕客会告诉你,用真正的鲎来制作鲎粿已经属于从前的传说了,在张新民先生用一只鲎的照片做封面的那本《潮菜天下》里叹息如今的鲎粿只是徒有虚名。

  潮汕人叹息鲎已不多见,但是在去往阳江海陵岛的路上,不少食肆就养着鲜活的鲎待售,价格还很便宜,有人说这种蓝血生物属于保护动物不宜食用,不过当地的食肆大多有着颁发的屠宰许可,莫非是这里的鲎太多了,允许合理食用?

  这种怪异的生物很少出现在都市的食肆里,更别提有什么出名的料理手法,而阳江偏偏得益于较少开发而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鲎多了起来,吃法自然也跟着丰富起来。

  庄臣以美食家的身份任海陵岛大角湾的旅游大使,在当地最大的一间海鲜酒楼“大世界”品尝海鲜时,他专门推荐大家试一试这鲎的味道。

  在高档酒楼的筵席上,“海鲎节瓜汤”和“鲎壳蒸粉丝”都做得很有形式感,也符合粤菜的那种清淡审美,不过我总疑心一个民风剽悍的地方,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味道吧?

  阳江人的消夜胜地是一个叫河堤的地方,有些小桥流水老骑楼的精致,夜晚配上大排档那些泛黄的灯光,真有些适合拍鬼片的气氛。在一堆海虾螺贝的列阵中间,用面盆就盛着一只已经斩开了的鲎,大排档的生意很随意,不必非买整只,一斤一斤斩来卖也行,六七十元一斤的价格就已经包括了烹饪的工钱。

酒杯印

很多年前,阳江乡下的人每家都几乎备着几个小酒杯,但他们很少喝酒。阳江人不善饮酒,且喜欢喝酒的人都不用这种小酒杯,除了祭祖的时候。他们备着这些小酒杯,是为了做一种糕点——酒杯印。酒杯印的做法十分简单,先用粳米或糯米粉搓成面团。筛子上铺一张白布。这时拿来酒杯和馅,酒杯的里面先用生粉抹一抹,以避免面粉粘在上面。然后将面团塞进酒杯,中心放进馅,然后倒盖在白布上即可。酒杯印的馅多是花生和白糖。粳米比糯米便宜,以前没有糯米的人家就将粳米打粉,但粳米做出的酒杯印口感较为粗糙而且比较松散。

煎糍

煎糍与煎堆看起来相似,实则不同。煎糍用糯米粉搓成粉团(一般也会加入黄糖),用手掇一小块,两手捏成埕状,然后用嘴吹成球状,捏紧开口即成。成形后放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煎糍一般不放馅,且皮比煎堆要薄许多。做煎糍十分讲究技术,吹得不好,皮厚又容易泄气。阳江人凡婚娶必然订做煎糍,或是取其形状“圆满”之意,且数量越多越体面。每年利于婚娶的黄道吉日,手艺好的煎糍制作人往往门庭若市,若是去订做煎糍还得排期。

泥虫粥

“泥虫”有滋阴补肾和养颜的功效,“泥虫”是产于海边的泥土中,餐厅有几十种作法:像泥虫炒菌、椒盐泥虫、泥虫鲫鱼汤……。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泥虫粥了,“泥虫”入口脆夹爽,有很浓的海鲜味却没有沙子,这是因为每条泥虫都很花功夫的,每一条泥虫都要通干净翻好肠。泥虫粥的通常做法是用瘦肉姜丝虾仔花生煲一煲粥,粥上台的时候再将泥虫葱花和香菜放进去,不一会儿泥虫就浮上粥面,条条肥美,那粥也鲜甜无比,由于泥虫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非常壮阳,这让它成为了宵夜极品。

叶贴

叶贴是———广东阳江的一种特色小吃。将包好馅的糯米团压在一片木菠萝的叶子上,然后放进锅里蒸熟。叶贴有咸甜之分。咸的叶贴一般呈白色,甜的叶贴则呈黄色,因为揉面粉时特别添加了黄糖。它们的馅不同。咸的叶贴一般是眉豆或花生、萝卜干做馅,甜的叶贴多是花生和糖作馅。过年的时候,人们很喜欢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制作这种糕点,其地位在阳江人的眼里可不比油角煎堆低!

时下,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口味也越来越刁钻。简单的叶贴不及虾饺、烧卖来得红火,酒楼里也很少见到这种特色小吃的身影了,只能偶尔在市场边摆摊的老奶奶的扁担上发现它的踪迹。不过,那满载回忆与温情的小吃,我们可以思变求存,把那份情与意传承下来……

材料:糯米粉克,煮熟的番薯1个,瘦肉克,腊肠2条,胡萝卜克,马蹄克,冬菇5个,菠萝叶若干。调味:盐、花生油、酱油少许,水若干。

  :

  1、先把两杯分量的清水煮开,放下一些糯米粉熬成糊状,取出,和上剩下的糯米粉及煮熟的番薯一起搓,番薯可以使和出的面团更滑嫩;

  2、把瘦肉、腊肠、胡萝卜、马蹄、冬菇切成粒状,落油下锅炒至八分熟,放上适量的盐、酱油调味;

  3、从面团取出一小撮,以手搓开,放下馅料,像包包子一样封口,把包好的糯米团放在饼印上定下型,然后再放在菠萝叶上,放置在蒸锅里;

  4、中火蒸煮20分钟即可。

  阳江人喜欢用木菠萝的叶子做叶贴,一是因为这种叶子有解毒消肿的功用,二是木菠萝叶在阳江颇为常见,采摘方便,而且它有清香的味道。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小偏方
白癜风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mj/2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