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石。过去五年来,我市按照“向海发展、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做大做强传统工业,全市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共有多项工业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如今,阳江工业蓄势待发,正在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点击观看视频▼
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是我市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的重点项目,可年生产海上风电塔架、海上风电导管架合计套。记者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从塔筒卷制到接口焊接,从塔筒抛光除锈到喷漆,每到一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说起阳江的海上风电产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最早进驻阳江的海上风电制作企业,他们见证了阳江海上风电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
我们公司从年开始进驻阳江。我们从原来的陆上风电转向海上风电,看到阳江海上风电这个行业的发展,从小做到大、体积越来越庞大,现在还进驻了主机厂、叶片厂、还有鉴衡认证中心。我们看到阳江海上风电这个行业,发展前景确实很可观。
近年来,阳江紧紧抓住全国全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机遇窗口期,紧扣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定位布局,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我市海上风电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发展。目前,阳江海上风电产业链已基本涵盖了从整机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是全省乃至全国产业链最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预计到年,风电整机年产约套,产量约占全省60%,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风电装备制造规模最大的集聚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风电城。广东鉴衡海上风电检测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吕路勇:
阳江丰富的海上资源,建立了比较全面的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聚集了大批优秀的风电装备设计、制造、生产企业,为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正在建设的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为阳江建成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上风电产业是我市近年来引进多个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方面,引进总投资亿元的广青热轧、宏旺冷轧等中下游项目10个,吸引近家紧固件企业抱团落户。全面打通了从冶炼、热轧、冷轧到精炼和深加工全覆盖的合金材料全产业链。拥有万吨不锈钢、万吨建筑用材和90万吨球墨铸铁产能,全面打通了从冶炼到深加工全覆盖的全产业链。
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集聚了世界强卡夫亨氏和厨邦、美味鲜、味事达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全国十大调味品企业中有5户已落户阳江,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获评“中国调味品之都”。
传统五金刀剪产业集聚方面,五金刀剪产业领军地位进一步筑牢。阳江金辉刀剪成功收购百年老字号剪刀品牌“王麻子”,标志着国内五金刀剪行业三大著名品牌张小泉、王麻子、十八子齐聚阳江,中国刀剪之都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我市现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2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9家。年以来,共有家次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共.4亿元,推动了五金刀剪、食品制造、电力能源等产业升级发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园区科长李孔熙:
过去五年,阳江的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居全省前列。我们的海上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成为了全省海上风电装备的主要生产基地;合金材料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打造国际风电城,发展壮大现有的主导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随着工业产业的快速兴起,工业经济也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多项工业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十三五”时期,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9.9%,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7.0%,增速排全省第一。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35.4%,增速连年居首,年实现增加值.41亿元,增长50.9%。年至年全市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为1.76%,年,完成工业投资增长24.7%,增幅居全省第3位。完成工业投资增长28.5%,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制造业投资86.05亿元,技改投资14.36亿元。
END
---△△△---
来源|阳江新闻
文字|陈力彰
摄像|黄国伟
编辑|曾广艳
原创保护盗用必究
版权属阳江广播电视台所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