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阳江人的你,知道有一个“千年怪墟”隐藏在阳江民间吗?阳春高流古墟----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年(陈永定二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陈朝太建元年,据说是冼夫人平定叛乱后,在高流河畔召开庆祝胜利大会,追悼战乱死难军民,奖励有功将士,后来经多年相传成一方风俗,形成每年端午节前趁高流河墟。从古至今,高流河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成墟,开始了阳春商贸之先河,成为阳春独具特色的奇葩。高流河墟,是一年一度以竹木藤器、农具和农副产品的交易盛会。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农历五月初四“约定成集”。高流河上的水很神奇,竹器放进水里泡一泡,永远都不会生蛀虫,人们来到高流墟,泡一泡高流河水就可以防止生疥疮及其他皮肤病,用水洗一洗脸,脸上就不会长青春痘,青春常驻。传说归传说,直至今天,很多人都会从河里装上两瓶子水带回家,这些水放一年都不会变味,小孩生疥疮了,用来擦一擦,喝上两口就会好起来,捣中草药时,加点高流河上的水,疗效更佳。高流墟摆卖的商品以竹器为多。每当一年一度的墟期来临,来自阳春及周边县、市的商贾就会将自产的竹、木制品以及农具、工艺品、农副产品带来高流墟上交易,生意十分兴隆。高流墟出售的竹器、木器制品以及其他工艺品做工精细,线条美观,形态各异,有家用的竹梯、篮子、簸箕、小椅子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明万历县志载,“高流墟”每年以农历五月初四和七月十四日为墟期。”七月十四日墟期在建国后被废弃,后因当日是“鬼节”,故只保留每年农历五月初四的墟期。在高流墟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游人不能最早到,商人不能最后一个离开,必须赶在日落之前收市,没有卖完的物件最好都不要带走,否则往后的运气不佳。因而最后甩卖的东西便宜得让游人心动也心疼,三元买一张竹椅,二元买五个土艺篮,八元买一张木梯子。实在卖不完的只好扔在河岸。而中午正是高流河墟最为壮观的时候,摆卖的、趁墟的都汇集在高流河的两边,处处都是人的海洋。每年五月初四,吸引了广东各地的游客前来趁墟、观光、购物,多达21万人。今年的五月初四约吗?
——转自阳春大小事
移动4G,10分推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