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风筝非遗传承人梁汝兴去世云上精灵随风

  佳叔走了,2月14日走了,享年74岁。

  佳叔是梁汝兴的乳名,对大多阳江人来说,梁汝兴这个名字和阳江风筝是连在一起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传承人、阳江风筝协会主席、阳江风筝队队长、阳江风筝队教练……然而,当我们用这些词语描述梁汝兴生前的荣耀时,却难免有些苍白。

  云上精灵随风去,鼍城鹞匠留绝响。我们痛惜他的离去,不仅因为世间从此少了一位爱风筝如痴的老人,更是因为阳江从此少了一位传承风筝技艺、推广风筝文化的摆渡人。

  “是父亲教会了我做风筝,让它成为了可以谋生的手艺,养大了几个儿女。我也为阳江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儿子和有的徒弟成为了传承人,特别开心。阳江风筝一要挖掘传统经典,二要不断创新发展。”

  ——年,梁汝兴接受采访时说

匠技

  梁汝兴生于年,阳江城人,曾任阳江市风筝协会主席。说起佳叔,阳江人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鬼才”、“杂才”。

  佳叔年轻时跟过“班”(参加粤剧团工作),做棚面(剧团乐队)吹昔士风(萨克管)。广东当红的粤剧演员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生前他还是阳江城里几家私伙局的音乐骨干。后来,梁汝兴转业到食品厂,当技术骨干。

  改革开放以后,梁汝兴开了一间——也是阳江唯一一间——乐器店,经营中西乐器和风筝。不过,几十年来,他主要的爱好还是风筝,因此,有阳江“风筝大王”的美称。

削竹如泥轻松办,刀起刀落风筝成

  佳叔自幼随父亲梁瑞川学扎风筝。那时小孩子扎风筝,纯粹是为了好玩,从来没想到自己后来会以此为业并和风筝结缘50多年。一根晒制好的竹条,在佳叔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孩,刀起刀落,竹条想要变成什么样的尺寸,都由他一手把控。

  在梁家各式各样的风筝遍布整座老屋,大的高3米宽2米的风筝,小的几十厘米。梁汝兴说过,阳江风筝制作有扎、糊、绘、试等四艺。“扎”指制作风筝骨架的过程;“糊”指风筝骨架制作完成后,进行风筝粘糊的过程;“绘”指对糊好的风筝进行彩绘美化的过程;“试”指将制作完成的风筝进行放飞调试的过程。

  在佳叔眼里,阳江风筝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多彩,造型千姿百态,题材多以花、鸟、虫、鱼、兽等动物及以神话、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为主,绘画风格以写意中国画为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制作技艺上,不单有竹子平面扎制的,还有立体、半立体扎糊的,以及“刺绣”等工艺。

匠心

  佳叔的风筝代表作是灵芝筝、龙筝,并且与众不同。几个人扎的风筝放在一起,人们一眼就可以认出哪架是佳叔扎的,因为他的特别漂亮显眼。就算放飞天上,人们还是可以分别出哪架风筝是佳叔的。也许和他的音乐天赋有关,他制作的灵芝风筝发出的声音特别美妙动听,不同凡响。

重现灵芝风筝有弦音

  年,梁汝兴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后来,他的儿子梁玉泉也被评为省级传承人。在那些和风筝打交道的日子里,他们父子俩合力,挖掘了祖传的风筝制作手艺,重现了古时的灵芝风筝。

  佳叔说风筝,顾名思义,借助风力,会发出像筝一样的响声。找古书籍、凭着记忆,他和儿子一次次地尝试,终于在灵芝风筝的顶部拉起了弦,当灵芝风筝飞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不同的风力会让灵芝风筝发出不同的弦音,方圆几公里都可以听得到。

年,阳江日报对梁汝兴的专访

  年,佳叔接受香港风筝会邀请,为之精心制作了一架80米长的“二龙戏珠”,香港风筝界为之轰动,并以此为楷模,龙母生龙子,诞生了一批大大小小的“二龙戏珠”。几年后,香港风筝队携“二龙戏珠”风筝来阳江参加国际风筝赛,谦虚地戏称为“回龙的故乡拜龙母”。

  年,佳叔又以“香港会展中心”为题材,扎制了21.7米长的“香港会展中心”风筝,分别获当年香港国际风筝赛和本港赛的冠军。他为马来西亚制作的“蝴蝶美女”风筝被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收藏。佳叔年老心不老,风筝作品与时俱进,阳江首个广告风筝便是他制作的。

匠事

  阳江风筝有多年的历史。《阳江县志》载:“重九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

  通过各种比赛、表演,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也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梁汝兴曾历任阳江风筝队队长和教练,他常带着阳江风筝到处参赛,用他的话说“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阳江风筝传播出去”。

“巨龙”扬威美国问候龙的传人

  年,佳叔带着风筝,带阳江风筝队,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米长的巨龙风筝在当地引起轰动,三藩市《金山时报》在B1版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消息《阳江风筝帕莱克表演巨龙升空向龙的传人问好》,图文并茂。

  那些年,佳叔带着阳江风筝队共取得八次团体冠军和多枚单项金牌。年起,为阳江取得全国风筝邀请赛三连冠,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风筝邀请赛获金牌。年,广东省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汝兴是“阳江风筝”的传承人之一。

年10月,阳江日报采访梁汝兴

  尽管儿子接过自己的衣钵,且在业内获得不俗的成绩,但在佳叔看来,风筝的传承不仅仅是“子承父业”,他关于风筝的“传承梦”是“老老少少都在放风筝”,正如当年跟着父亲去参赛时一样……

老老少少都在放风筝

这是佳叔的阳江风筝“传承梦”

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期盼

每回我们约佳叔采访

佳叔都会和我们提及

他说,只希望阳江风筝的影响力大一些

飞得再高一些,远一些……

每个周六

阳江风筝协会在南国风筝场举行推广活动

协会老师现场教市民放风筝做风筝

云上精灵乘风归去

接过佳叔手中的线

我们会将阳江风筝传承下去

综合

阳江日报、新快报等

编辑

张健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jiangzx.com/yjsmj/10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