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滨州市应急管理局在接受滨州电视台《问政滨州》电视问政中,有企业在节目最后通过电话及网络平台就有关安全事项给栏目留言,希望得到市应急管理局的关切。随后,市应急局对此高度重视,给企业网友细心回复:
一、我们是危化品的一个企业,现在安全这方面应急局都非常重视,我们企业里边也有专门负责安全方面的人员,(希望)通过相互交流,大家把经验等相互学习一下,然后结合自己的企业的情况,有好的经验能在自己企业里边应用。
答复:我市是危化品大市,现有家危化品许可企业(包括家生产企业和20家使用企业),数量列全省第四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个(包括一级86个,二级38个,三级个,四级个),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涉及14种(国家公布18种),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涉及48种(国家公布74种)。危化品企业行业分布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盐化工等。同行业各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缺少懂化工的专业安全管理技术人才,有的遇到生产技术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瓶颈便会闭门造车,安全监管压力大,因此同行业企业之间增加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尤其重要。
我们也认识到了这点,组织了一些交流会,但是相对较少,且仅限于个别行业,比如,今年10月份我们协调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及评价机构举办了全市重点精细化工企业业务培训班,参会人员反馈培训交流效果不错,企业也建议多组织类似学习活动。我们也正在打算逐步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盐化工等同类型企业之间组织开展类似的学习参观交流活动,在市级层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间交流学习,达到相互促进提升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探索实践了一些创新做法,压实全员安全责任,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如我们先前研发推广并正在50家危化品生产企业试点了隐患追溯管理系统,可以对反复出现隐患问题进行预警,协助企业员工对照标准规范边学边改,目前试点效果明显,有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助力企业员工提升安全技能。
这个问题也给了我一些工作的灵感,交流不但是企业间的思想碰撞,也是监管部门推动工作上水平的契机。希望企业的朋友也给我们多提建议,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我们的监管能力,我们一起携手守护滨州的稳定和平安。
二、我们属于小型企业,不具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应急管理部门是否有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在发生事故时开展救援行动?是否有统一的培训和演练来提高队伍的实战水平?
答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十条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其中,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等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工业园区、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市有常备救援队伍76支,人,其中包括专家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4支(危化品队伍7支)、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0支,7个化工园区全部建立了特勤消防站,为增加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覆盖范围,今年计划再培育认定4支市级涉氨、热电、港口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提高应急队伍能力,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联调联战机制建设,以融合指挥平台为载体,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初步建立了统一指挥、专业精准、联动高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建机制、建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一呼百应”调度指挥网络,实现指挥调度的信息化、智能化。每年对应急救援骨干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按计划实施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各类演练开展场次。通过演练为高效实战救援打下坚实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